分享

朋友圈瘋傳的「通血管秘方」可能要人命

 健康快活人 2019-07-05
...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通血管」這個詞具有神奇的魔力,而「通血管秘方」也時不時成為網絡、街頭小報流傳的熱點。近日,又有一個「通血管秘方」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這個「通血管秘方」真的有用嗎?

蜜糖釀出來的秘方

先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秘方是怎麼說的:一個英國人去巴基斯坦開會,突然感到胸口劇痛,檢查發現3條心血管已被嚴重堵塞,需要做搭橋手術。在等候手術期間,一位古法治療師給他開了個食療方子。服用一個月後再檢查,發現3條血管幹乾淨凈,原來堵塞的地方已經全通了。

這個神奇的方子是:把生薑、大蒜和檸檬,榨成汁後與蘋果醋混在一起,先是大火滾,再是小火煮約半小時,等冷卻後加大量蜜糖(蜂蜜)調味,就可以把成品裝進玻璃罐保存到冰箱。每天早飯前空腹服用一湯匙。不僅可以疏通血管,沒有心血管病的人常吃還能預防高血壓、感冒等疾病。

在微信朋友圈、博客等社交媒體上,不少人非常認真地熬制這種「通血管神藥」,並且交流心得。比如有人問,「為什麼加入檸檬汁就變成綠色了」,「我敢不敢給我媽試試」等。那股認真的勁頭遠遠超過了遵醫囑服藥的耐心。

「秘方」不治病,可能要人命

北大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張海澄表示,人體有三支非常重要的冠狀動脈為心臟供血,包括左冠前降支、左冠迴旋支、右冠狀動脈。長期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以及煙民等,他們的血管會受到高血壓、尼古丁等危險因素的單獨或聯合作用,使得血管內壁被破壞。於是,血液里過多的油脂會在破損處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讓血管越來越窄,影響心臟供血。一旦斑塊不穩定,發生破裂,就會在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血流完全中斷,心肌會發生缺血壞死,就是急性心梗。由於形成的斑塊會越來越硬,張海澄說,就算拿純姜蒜、檸檬汁直接泡幾天也泡不下來,更不用說喝進胃裏再發揮作用了。

不可否認,此「秘方」里多數食材確實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比如生薑里的姜辣素被人體吸收後,有助清除自由基,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產生;大蒜的有效成分有明顯的降血脂、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形成;檸檬具有保護血管作用,能緩解鈣離子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對高血壓和心肌梗死有一些輔助食療作用。

但需要強調的是,這個「秘方」只是個食療方,如果想服用,應該先諮詢醫生,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選擇,盲目服用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就這個方子而言,裏面多數為刺激性食材,生薑、大蒜性溫熱,檸檬、蘋果醋偏酸,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群、胃炎和胃潰瘍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要慎用。此外,「秘方」還強調加大量蜜糖,而相當數量的冠心病患者合併糖尿病,空腹吃糖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又會進一步導致冠心病症狀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即使沒有糖尿病,糖吃得過多也容易發胖,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升高血脂,加重本來已經嚴重栓塞的血栓。

心血管病患者飲食指南

張海澄說,從保健角度出發,喝點果醋、檸檬水,吃點醋泡花生米等都沒問題,但想靠這些代替正規治療,則可能延誤病情,甚至送命。假如真的發生了像謠言中說的那樣,3條動脈分支均有嚴重堵塞,那隨時都可能發生致命的心梗,一定要儘快選擇正規的治療方法,該放支架放支架,該搭橋搭橋。而美國醫學會日前公佈研究建議,66~75歲的老年人無論是否膽固醇過高,都應考慮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來降低心臟病發作與中風風險。

心血管病患者除了要堅持正規治療、定期複查以外,還要減少動物脂肪攝入,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選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如花生油、玉米油等,保持熱量平衡,防止超重。減少鹽的攝入量,少吃富含蔗糖、果糖的食物,少吃甜食,不喝甜飲料。多吃富含鉀、鎂、維生素的果蔬,如西紅柿、西瓜、桃子、大棗、豆芽等食物。

最後想提醒大家,醫療謠言大多以「速度」和「療效」為賣點,當今醫學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手段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但依然沒有找到能在一夜之間根治疾病的藥物。所以,世上沒有秘方,我們要摒棄對「快速康復」的貪心,多學點靠譜的健康知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