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代的社会民生:知识分子的天堂,平民百姓勉强温饱

 松竹同音 2019-07-05

X调查处

富贵人家生活水平,无论什么年代始终都是天堂。

作为一个废除了封建帝制后第一个时代,民国百姓移风易俗,剪辫子、改称呼,文明发展进程加快,大家都希望换个新天地。经过建国、北洋、训政、抗战等多个阶段,政局来说是混乱的,但民众始终要生活。我们除了从图片、记录片或电视电影等来探索当时,还可透过物价,来还原一下当时社会生活的状态。

在100年前的十几年间,百姓的生活费用大体稳定。民国成立后,1912年到1919年间物价起伏不大,只是1926至1927年间市场有所波动

以1912年为基数,到1926年上海市、华北的批发物价分别上涨25%和48%,但到了1930年代物价又回落。以主要食物价格来计算,1911到1920年大米每斤3.4分钱;猪肉每斤1.2角钱,食盐每斤1-2分钱。到1926到1930年,大米每斤6.2分钱,猪肉每斤2角钱,食盐每斤2-5分钱。

民国时期的米店

据史料分析,1920年代北京普通四口之家,每月12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然而,1920年代北京较为有钱的知识阶层,全家每月必须的生活费需80元(折合今天人民币2800元)。民国的教授、讲师收入普遍在200元以上,甚至可达400元。可见,民国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是比较富裕的

民国北京的西四牌楼商业街

在住房方面,北京城内一座八至十间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元左右;一间约220尺的单身宿舍月租4至5元。鲁迅《鲁迅日记》记载,他在1923年一度租用的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即今北京鲁迅博物馆),三间正房月租8元女佣除了全包食宿以外,月工资仅3元

民国时期的小商贩

交通方面,出入乘坐人力车,费用在城里每次只一角钱左右,包车每月十元。1920年代北京城公交有轨电车,按路段收费由0.4角至1.3角不等。事实上,电车比人力车方便,车票也便宜。

上海的有轨电车1908年3月5日首次营运。

民国时期上海外滩的双层公车及人力车

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

娱乐吃喝方面,北京一般文化人喜爱到下饭馆、看戏京戏、文明戏和话剧、电影、泡茶座,或者逛琉璃厂买书籍、碑帖、文物等。据当代史学家顾颉刚等回忆:1913至1920年北京大学食堂伙食费每月6元,六人一桌,六菜一汤,馒头白饭任吃至于个人在饭店包伙每月10多元,四菜一汤,花费1元就可以请客涮羊肉。

民国时期的戏班

富豪一点,在大馆请一桌十席,高级鱼翅席加酒水小费每桌总共不到20元,每人2元。最高档粤味谭家菜,40元一桌,主菜是每人一碗厚味鱼翅,这属于豪华消费。

至于平民中等饭馆,2元一桌便席,菜谱有四冷荤:即熏鱼、酱肉、香肠、松花蛋拼盘,每盘5分。四炒菜有溜里脊、鱼香肉片、辣子鸡丁、炒牛肉丝等,每盘1角。四大碗多为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烧鱼块、扣肉等,每碗2角。一大件有一个红烧猪手或一隻白煮鸡,加一大碗肉汤,合6角。一桌菜相当丰盛,十个人吃不完的,平均每人2角。

民国时期的露天小吃摊

游乐场所又怎样呢?著名的中央公园(即今中山公园)和北海公园的入门券都是5分钱。公园设有茶座,茶水1角,点心每盘1角。文明茶园可边饮茶边听曲,每人7分钱。1920年代,北京著名的广和楼剧场门票2角,播无声黑白片的电影院票价1-2角。最贵的演出票价在1元左右。

民国时期小工厂的女工

根据1927至1929年的资料显示,当时北京的手工业者、木匠、人力车夫等,每个家庭每年消费约200元,合每月17元左右,这是社会下层水平。文化阶层生活消费比一般高出好几倍,衣食住行无忧。概括而言,民国时期最好时候,只是极少部分人的天堂,到了最差的抗战时期,它确实是地狱

END


如果觉得还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