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古稀老人赵 2019-07-05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北京的牛街,民风好武,流传着多派拳种,通背拳、查拳、秘宗拳、弹腿、六合拳等,都曾颇为盛行。而练武人最看重的非白猿通背拳莫属,该拳法和摔跤可称得上是牛街的看家武功。下面,我们来看下这门武术珍品来历……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他,叫马晓合,回族,是牛街一个摆地摊的小商贩,他的另一身份是第一个把通背拳带入牛街的传奇人物。从历史意义上讲,他是牛街通背拳得以傲立武坛的第一粒种子,如今,他已经万千牛街通背拳弟子仰望的宗师。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马晓合传下弟子三人:王贵祥、张少三、候希荣。马晓合是种子,而他的三位弟子承上启下,培养王启成、王玉昆、冯玉山、王永凤等七位在谱弟子,使通背拳在牛街扎下了根脉。而也正是在三代弟子时代,牛街通背拳最终完成了与中国跤技术交融,形成了其摔打结合的独特风貌。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牛街通背拳在传承过程中,由于拳不外传、留一手等保守观念影响以及当时教学客观条件所限,不可避免地出现内容碎片化的问题。第四代传人中的张贵增先生发现了这一情况,作为一位八九岁即开始操拳习跤的武术世家子弟,他该怎么办呢?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以执着果毅之精神,张贵增先生和他的师兄胡绍光做了三件事:一、遍访在谱第三代继承人,虚心求教,将牛街白猿通背拳的体系完整继承下来;二、牵头恢复北京通背拳研究会,并打破旧规,开始广泛向广大武术爱好者传拳;三、著书立说,撰写了《牛街白猿通背拳》一书并拍摄列教学光盘,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并通过报刊杂志大力推介。由此,在这个时期开始,牛街通背拳这一珍稀拳种,开枝散叶,日益被广大武术爱好者所了解、熟知。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作为牛街通背的“拳五代”,张斌先生不仅全盘继承了老人们留下拳艺,也把传播通背拳的使命牢牢扛在了肩上,多年来他和先辈一样,不遗余力、扎扎实实地为通背拳的发展做着不懈努力。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张斌先生认为,要想更好地牛街的通背拳,必须紧跟社会步伐,利用好现代科技这个工具。近年来,张斌先生通建网站、通过交互式工具成立空中通背拳课堂、借力自媒体平台等形式,奉献出大量通背拳信息化精品,使牛街白猿通背拳影响力呈几何级放大趋势,进入通背这个大家庭的人源源不断。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线上走普及,线下抓深入。与网络教学相呼应,借助北京西城区体育局创建“武术之乡”提供的平台,长期义务推广通背拳功法,提升了参学者的健康状态,使“活背八法”迅速成为大众健康选项中的“明星”;张斌先生又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北京、上海、无锡、长沙等地举办多期拳法面授班;在基层社区举办多期“活背八法”教练员培训班;张斌先生组队西城区通背拳武术表演队也多次在各种场合登台现献艺,传播传统文化正能量。

传武珍品:北京牛街的看家功夫---白猿通背拳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最近,央视体育频道和CGTN台也已向张斌先生发出拍摄邀请,介绍牛街白猿通背拳。对于未来,张斌先生非常乐观,他认为牛街通背拳开花结果的阶段很快就会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