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房肿块,用阳和汤一例

 文文ap25 2019-07-06


中医书友会第211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乳核病因常以肝郁气滞为主,发病初期,拟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法,可取功效。但病久肝郁及脾,痰气互结所致坚实的肿块,并非疏肝所能散。取法温经通脉、破瘀散滞而消痰结,方可取效。(编辑/宁佳佳)

阳和汤治乳核一例

编著/鲍艳举、花宝金

余治一患者,年越三旬,育后4年患疾。双乳肿块,始左后右,先后不差半年。初按各约柿饼大,隐隐作痛,当时正值经前,用揉按热敷的方法,待经水过后能自行消散。经后肿块反渐增大,疼痛加剧,医者拟疏肝理气、化痰消结施治,方用逍遥散加减,经治1个月,痛略减轻,而肿块坚硬不软。后又四处求医,用药百余剂,症多无减。余视其人,面白无泽,形体消减,双乳高大,形如覆碗,皮色不变,质地坚实,触之拒按,胀痛缠绵,心悸肢冷,脉沉弦滑,舌淡苔白而腻。

据其见症,乃属血虚寒凝、气滞痰结,法当温经通络、化痰消结。方用阳和汤加三棱、莪术、夏枯草、香附等。投药6剂,嘱其舒畅情志,忌生冷发物。

6剂药后,患者疼痛大减,肿块可近,但质地仍坚,未见缩小,此乃寒痰初化,经络略通,故治则同前,倍用白芥子,重用三棱、莪术、鹿角胶,以助温阳补血、行气化痰之功。

15剂后,患者疼痛消失,肿块消散大半,推之移动,质地变软,继用前方,两乳痊愈。

按语:阳和汤始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为血虚寒凝而设,主治一切阴疽,有卓效之称。余取其方治疗乳核,乃因本病虽经年累月,终不溃脓成疮,但据其两乳肿块,皮色不变,按之硬痛,乃属阴证病变,故取其方。

至于乳核(乳癖)的病因,常见是肝郁气滞以及由此所致的冲任失调,故在发病初期,拟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法,可取功效但病久肝郁及脾,痰气互结所致坚实的肿块,并非疏肝所能散。余认为温经通脉、破瘀散滞而消痰结之法,方可取效。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鹿角胶性温,养血助阳,化阴凝使阳和;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化痰;干姜、肉桂破阴和阳,温通经脉。诸药之功,使之癖块温化凝解,加三棱、莪术、香附、夏枯草,佐以行气破血化痰软坚,取效更速,犹如离照当空,寒冰解冻,肿块速见消散。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