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求的人在一定阶段一定做出一个让外人觉得很惊奇的决定,翻翻很多成功人士的简历,基本上都存在很多的舍弃,而且这种舍弃在常人看来就是疯狂的表现,高精神层面的人永远看到的是未来积极积极发展的一面,360的创始人周鸿祎在职业初级阶段在方正做的也是非常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讲到,对于当初的选择很多人都不理解,包括自己也会反复发问是不是真的要这么做下去,扔掉可能再也捡不回来了,但是最终能说服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不让自己老了的时候后悔,其实这就是高端有追求的人,如果安于现状就不是现在的周鸿祎了。 现在复盘蔡崇信的选择,其实和周鸿祎的感觉差不多,只不过蔡崇信看起来起点看着更高一些,拿着年薪500万,却来支持拿着月薪500的工作,这其中巨大的落差,只有当事人心中能够描绘清楚,但起码能够做到能让自己不后悔。百度的李彦宏何尝不是这种场景,当时在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高管,并且在美国已经过上中上等的生活,有自己的独立洋楼有自己的小花园,算是非常成功的留美人士,但还是为了内心一种期许毅然选择了放弃,然后回国创建了百度公司,支撑这些想法的其实就是伟大的信念。 蔡崇信其实以上两位还是有所区别,有些人天生就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就会给自己找一个创业的领头人,自己就全身做好辅助的工作,的确在阿里的早期蔡崇信对于阿里巴巴的梳理,以及融资引进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老大马云更好的成长,聪明的人都会选择互相成就,认清自己的本质,马云这种天生就是做老大的料,如果蔡崇信选择了去争夺肯定不会今天的阿里巴巴存在,人要有追求,更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身上的缺陷在哪里,知道自己需要寻找一个什么样子的贵人来弥补自己身上的短板,其实马云和蔡崇信就是互相成就的典型案例,各司其职各就各位,这样子在搭伴的过程中达到互补的作用。 蔡崇信和马云之间应该算是互相的成就,互相的贵人,所以讲创业是一种低概率的事件,不在于占据多少股份主要是如何把盘子做大,这就是体验人胸怀的时候,越是大气的人越是想得开,马云这个年龄应该正好做阿里巴巴领头人最佳的时段,但是境界不一样选择了回归教育领域,让位给年轻一代,这就是马云的高明之处,因为一个人再强也需要培养后续的接班人,企业想要长盛不衰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接班人机制,所以创立了合伙人的机制,趁着自己年轻还可以不断的修正,这就是高人的行为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有多少企业第一代做的非常出色,结果后继无人,很快企业就衰败了,这种案例比比皆是。 蔡崇信选对了人生的贵人,剩下的时间就是全力以赴做事情,现在基本上也推出管理层层面,安心做起来自己的投资事业,人生在世就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发挥自己空间价值的平台,这点蔡崇信做的非常聪明,虽然短时间内看好像是自己吃亏了,现在看就是人生的赢家了,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并且给自己选择好一个平台,如果自己是搭建平台的人就去选择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如果不是就去选择一个自己的马云,这就是有追求的人正确的人生法则,在人生某个阶段选择大于努力,希望能帮到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