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学》在讲了“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惟善以为宝”“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的道理后,论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利”与“义”的关系问题作为《大学》的结尾。“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是说:生财有大道;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为了生产的人勤奋,而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永远会充足。这是老老实实的道出了:经济学的根本。 但是对此生财之道,有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也就是说:仁人充分利用自己取之有道的财货,行善事以修身,那真是“,财散则民聚。”;不仁之人不惜以自身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不义之财,那也真是“财聚则民散”,最后的下场只能是身败名裂。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家的。这正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