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花瓷的呈色与哪些因素有关

 少东家86 2019-07-06
大河山川 古玩饰 今天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陶瓷品种之一。发端于唐宋,元代成熟并取得很高成就,明初永宣时期达到高峰,明代、清代直到现在一直在烧造。

其具体的做法是将调制好的青料,用毛笔将所需的纹饰描绘在瓷器的胎坯上。再罩上透明釉,入窑经1250到1300的高温烧制而成。烧成后纹饰成色青翠。

一件青花瓷的烧造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因此青花的呈色和很多因素有关。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青花的呈色与青料有关。青料有进口料有国产料,有矿物料有化学料。具体的有苏麻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浙料、珠明料及化学青料等等。

不同青料发色呈色各异,苏麻离青为一部分元青花和明初永宣青花所用,青花发色浓重青翠,由于青料中含铁量高,釉面往往会出现凹凸不平的铁锈斑;平等青多用于弘治、成化前后,青花发色淡雅青亮;回青多用在晚明,青花呈色往往蓝中泛紫,因此嘉靖、万历的青花往往有此特征;回青与石子青混合使用也是晚明的一大特点。康熙时的翠毛蓝,呈色浓艳,其青料的主要成分是浙料中的顶元子;清代大量使用珠明料,呈色明丽纯正;至于主要以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尽管呈色也很艳丽,但漂浮而缺乏附着力。也有国产料与进口料混合使用的情况。因此,不同年代的青花使用的青料不同,青花呈色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二,青花呈色与罩釉和画工有关。一方面如果罩釉薄厚不匀甚至有漏釉情况,青花呈色就会发灰,漏釉部分依然是黑色。另一方面,画工的工整、规范会使青花呈色均匀,反之如果绘画很随性草率,用笔力度与青料浓淡掌握不好,也会直接影响青花的呈色。正如古人所言:艺有高下之分,工有优劣之别。

第三,青花呈色与窑境有关。这里所谓窑境是指烧窑时的具体环境,与窑灶和窑具的是否成熟可靠无关。而主要指的是一方面要有可靠的保证温度。过去烧窑用松柴,从古至今火候掌握不好烧坏的瓷器何止千万。所以,为了控制火候、温度,窑工要在窑内火口的不同位置放置很多火照,以便随时拿出来查看情况。另一方面,也就是匣摆放的位置问题。青花瓷放在匣中只有摆放在最有条件烧成的位置,青花呈色才能最好。这与现在好比在烤箱中用电或燃气烧,电脑控制温度和时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四,胎坯与青花的呈色有关。一方面,画青花的胎坯必须密致规整,适合创作出最有意境和内涵的纹饰;另一方面,胎坯的干燥程度,也影响青花的呈色。胎坯湿度大,吸水性小,青花就淡;如果胎坯干燥,吸水性大,青花的呈色就浓。这一条也是我本人认真研究和思考得出的结论。比如我见过的一对元青花大罐,两件的形制、胎坯完全一样,但是青花呈色明显有浓有淡。主要原因就是画大罐需要时间较长,一只画好后,另一只胎坯较前一只干燥,所以出现明显的造型一样、风格画工一致但发色浓淡不同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