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秦始皇: 刘邦用了“7字”, 项羽却只用了“6字” 提起汉高祖刘邦,人们通常还会想到他半辈子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项羽之于刘邦,那就是苏秦之于张仪,庞涓之于孙膑,不免让人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确实西楚霸王项羽,也是一位乱世难得的豪杰,单凭李清照的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能看出项羽在人民心目中顶天立地的英雄地位。 相比之下,白手起家的泗水亭长刘邦,就显得有些“市井气”,好像没有多少本事,一遇到麻烦就“为之奈何”,问属下该怎么办。但实际上刘邦能够白手起家,并且用中国历史最短的时间一统天下,也和他的“知人善用”大有关系。而刘邦和项羽,两个生在秦朝的人,对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都有着各自的评价。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项羽和刘邦分别都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首先是西楚霸王项羽。话说项羽从小就在叔叔项梁的的教导下,学习各种兵法,深谙韬略。当时项梁非常高兴,也认为项羽这孩子很有出息,将来说不定能够复兴楚国——当时秦始皇建立秦朝还不算很久,六国故地的许多人们,都还想着能够推翻秦朝,重新恢复战国七雄的时代,而且在秦朝末年,各地的起义军也确实如此。 话说秦始皇巡视天下,途经项羽所在的会稽郡,那场面可谓是“相当壮观”。当时百姓纷纷迎接秦始皇,项羽也在人群中跟着凑热闹。当时他看到风光无比的秦始皇嬴政,只说了一句话六个字,那就是“彼可取而代之”——他(秦始皇)那么风光,也是能够被取代的。项梁听完项羽的话之后虽然有些后怕,但还是非常开心,甚至后来还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 而汉高祖刘邦,当初在泗水亭做小亭长的时候,确实也是个市井无赖的模样。当时秦始皇游历到了这里,刘邦也在人群中迎接秦始皇,他看到风光气派的秦始皇,同样也说了一句话评价他——不过刘邦的话却比项羽长了一些,多了一个字也就是七个字:“大丈夫当如是耳!” 可以看出刘邦是非常羡慕秦始皇的生活的。当然羡慕之中自然也有想取而代之的念头,只是刘邦并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和项羽一样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而是选择了身体力行地去做。后来刘邦的确也做到了他心中羡慕的那样,推翻秦朝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他当初想做的“大丈夫”。 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他们的志向都是非常高远的,所以才在看到秦始皇后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非凡气魄,这两个人才能够成就“楚汉相争”的霸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