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中,其实也有“供求规律”,你了解了吗?

 说爱情感 2019-07-06

我们大家都知道想要收获一场美满的婚姻务必是要两个人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抵抗时间的洪流和命运的颠簸的结果。

而如果只是一方单纯的付出却得不到另一方的回报,那么这段感情很有可能就会走向畸形的发展。

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婚姻中的“供求规律”,双方共同努力,互相体谅包容和扶持,那么这段婚姻的供求关系大致就可以趋向平衡。

而只有一个人在努力挽回,不断付出,另一个人却充耳不闻,萎靡不振的婚姻通常都是供不应求的。

婚姻是一场情感的交易,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直白,很多人会觉得太过冷血。

辛辛苦苦经营的婚姻,其中浇筑了自己的感情和热血,但是自己一味的付出却很难得到对方热烈的回应,根本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婚姻其实就像是做交易,只不过交易需要就行的是物质的交换,而婚姻需要的往往是情感的交换。

罗曼罗兰所说:“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所以如果长期坚持着单方面付出的婚姻,其实就是在违背婚姻中的“供求规律”,不如趁早放弃这样的感情和不懂得给你爱和回应的伴侣。

什么是婚姻中的供求规律

婚姻中的“供”是指你在这段婚姻中对伴侣的付出,指你的心意和爱。

而“求”则是你在婚姻中的需求。婚姻是两个人一起生活,自然生活是要有奔头,有付出有回报婚姻才能够稳步进行下去,如果你们的婚姻是无欲无求的,那么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到最后无法挽回。

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什么情感联系都是有着供求方面的关系,就连亲情都是这样的,保持着微妙的情感供求平衡。

父母呕心沥血地养育我们长大,我们自然也就承担起照顾父母晚年的任务,如果我们打破这种供求关系,我们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婚姻将就的其实就是一种供需平衡,比如说在家庭中他负责赚钱养家,他为家庭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稳定的生活质量,你负责做家务带孩子,那么你对婚姻付出的是照顾家庭,维护家庭内部稳定运转的责任。

这本来是很平等和谐的夫妻分工,但是当有一天你的丈夫指责你整天呆在家里,不为家庭付出还花钱大手大脚,甚至停止了对家庭开支的供应。

那么这段原本和谐平衡的婚姻就被打破了,与此同时你的心理平衡也被打破。婚姻在这样多重的不平衡之下必然是漏洞百出,分歧很多。

遇到婚姻中的失衡现象,应该如何挽回?

记得马舒雅参加《妈妈是超人》的节目被自己的继女问了很多特别尴尬的问题。

当继女问到她和她前夫的感情的时候,她是这样回答的,她说:“我现在可以为你爸爸而死,不仅现在,而且以后依然可以。

但是当我和我的前夫在那段时间,我们失去了那种感觉,我不想再为他做任何事,他对我也是如此。”

明明曾经也是相爱一场的人,为什么最后对彼此乏味没有了感觉呢?

我想大概是他们之间供求关系的平衡链条被打断了。

付出得不到有效的回报,需求又得不到完全的满足,这样的婚姻体验是很糟糕的。

婚姻中最好的状态是我需要你,你也同样需要我,我不会因为在婚姻的需求不满而感到安全感缺失,疑神疑鬼,如履薄冰。

这样供需平衡的夫妻关系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很难被摧毁。

婚姻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不断流动的清泉,不要以为婚姻就一成不变了,不像爱情那样需要激情去浇灌,其实婚姻中激情的表现形式就是不断地满足对方的需求也心甘情愿地在感情里付出。

好的婚姻是琴瑟和鸣,与其对牛弹琴,不如趁早离开。

所有人都羡慕那种举案齐眉,琴瑟和鸣的恋情,殊不知这样的美好婚姻是两个人不断的包容和妥协成就。

他们在感情里互相磨合,一开始也许是两个完全不能契合的齿轮,但是在时间和爱的磨合之下,自然而然地就达到了令人艳羡的默契。

因此婚姻里将就的是有回应,而不是扔一颗石子,最后石沉大海,那么这样的感情是疲惫的无意义的。

大可不必为了这样的婚姻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维持表面的和平,你要知道一生何其漫长,一定要和能够你供需平衡的人在一起。

总之,婚姻中的相处之道,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互动,所谓的互动就是有来有回,也就是供需平衡。

这个平衡既是指两个人情感付出的平衡又是指心态的权衡,稳定的感情一定是找到了好的相处之道,两人在夫妻生活中不会觉得不舒服,反而自在又愉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