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雍正皇帝的问安,窥见邬先生的神龙半爪

 昵称32353910 2019-07-06
从雍正皇帝的问安,窥见邬先生的神龙半爪

现在可以看到的清朝有关邬先生的纪录,其实只是一本《春冰室野乘》,在河南田文镜幕府中的邬先生因为看准时机,适应了雍正时局的需要,为田文镜写了一篇密折参倒隆科多而'宠遇日隆'。后来田、邬二人以事龃龉,邬辞去后,'自此文镜奏事,辄不当上意,数被谴责'。

从雍正皇帝的问安,窥见邬先生的神龙半爪

《春冰室野乘》如果是实,很明显这里面就透着很多蹊跷,这份奏折明显是没有按照田文镜的意思去撰写,

邬先生对田文镜说:'君愿为吐气督抚,抑或庸碌督抚。'田文镜答,当然想做吐气督抚了。邬先生说,'既然你想做吐气督抚,就得听任我替你办一件事,此事你却不可掣肘。'田文镜问什么事,邬先生说:'我替你准备了一篇上皇上的奏章,如果这道奏章送上去,君的大业便可成。只是此奏章内容你一字也不能看,不知你能不能信任我'。

我们感到奇怪的是,邬先生远在河南,是如何知晓连河南巡抚都不知道的宫闱秘史和朝局转变的。而且他竟然是这样的胆大包天,'奏章内容你一字也不能看',邬先生竟然这么有把握能一下参倒隆科多,隆科多是朝旨明发,可以在政府文件上写'舅舅'的人和雍正的第一宠臣。邬先生他凭什么这样有把握掌握了雍正的心思。

不可能是靠猜测,这种风险基本上是拿田文静的仕途做赌注,作为一个久历宦海,政坛经验极丰富的绍兴师爷是不会这样做的,很明显,这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奏折上去,隆科多被参倒,雍正又下了一道更令人摸不到头脑的谕旨,这就是在田文静的请安奏折上的一段批语'朕安好,邬先生安否?'

从雍正皇帝的问安,窥见邬先生的神龙半爪

皇帝称某人为'先生'是非常少见的,甚至朝廷中那些学富五车的状元,再有权势的重臣,以皇帝的权威,对这些人就是直呼其名。现在却对一个小小的河南幕府中的一个幕僚特意假以形色,而且从语气上也似乎可以品出一些;平等、特意的俯就和由衷的尊敬。

平等、特意的俯就和由衷的尊敬,邬先生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非常不可思议。

尚有一点,尤为奇怪,密折制度其实形成于康熙,雍正朝这种制度更加严格,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有一段,雍正的亲信大臣不太识字的李卫亲笔写奏折,都不敢让人代笔。这种密折其实就是'小报告',是地方大员向皇帝个人递送的地方情况汇编,往往不足为外人看,因为极为机密,必须必须有递送人亲笔书写,不容誊抄,只有一件,再以特制的锁锁住后,上递皇帝,皇帝亲阅亲批,按照律例,内容绝不许无密奏权之外的人看到,康熙时就处理过炫耀密折的人。更别说由外人撰写,邬先生是如何可以写密折而依然平平安安。

清末,也是有一个幕僚。做法还不如邬先生,就被扣上了'干涉政务'被人告京状,弄得自己差点被斩首,这个幕僚是左宗棠。论起干涉政务,邬先生的胆子和手腕可比左宗棠大几百倍吧。

如果没有背景,邬先生在每一个环节都会被干掉,奇怪的是,玩了命的整顿吏治的雍正皇帝对此熟视无睹,反倒给邬先生问了个安。

从雍正皇帝的问安,窥见邬先生的神龙半爪

在雍正王朝中,二月河先生的推论是,从雍正的恭敬可以得出,邬先生于雍正有感情,甚至不乏是恩情。在雍正一朝,雍正的粘杆处非常有名,也曾经发生过。在朝堂上,雍正问某大臣昨夜干什么。大臣说昨夜玩牌,后来发现少了一张,结果就是,雍正当时就把那张牌亮了出来。雍正是有名的在清朝皇帝中,'耳目灵聪',其实也就是耳目众多。

邬先生的背景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可能和二月河先生的推论一样,就是埋在田文静身边的耳目,至于他是否是雍正的师友。还真的要从'朕安好,邬先生安否?'这句话上咂摸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