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文兵
鲜品小蓟
蓟是一种很古老的食材,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蓟城,位于今天的北京,今天北京依然有一个地名叫作蓟门桥,可见蓟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小蓟是中药的叫法,老百姓叫它刺儿菜、萋萋草。味苦辛性凉,归心、肝、胃经,能够凉血止血,去瘀消肿。中医用其治疗鼻衄、吐血、尿血、便血、崩症等热性出血病,以及外伤疮疡肿毒的外部皮肤病。有小蓟自然就有大蓟,其实两者功效相近。
小蓟花
《唐本草》记载: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肿也。二者都可入药,但只有小蓟被我国列入了药食同源名录,所以我们还是多来聊聊小蓟。
《医学衷中参西录》讲到:
“鲜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
作为药物,小蓟寒凉,主要清心火,小蓟单品30克煮水可以治疗吐血,鼻衄、尿血等热性出血症,古人用小蓟治疗九窍出血症。小蓟内服清热效果很强,《圣惠方》中有一个著名的方子叫作五汁饮,用藕、地黄、小蓟、牛蒡、蜂蜜,治疗口干、血热吐血。小蓟配合上温和的益母草,可以调理妇科月经提前或者大出血等问题。
小蓟的力道较弱,所以介于药物和食物之间。《食疗本草》载“取菜煮食之,除风热”。干品煮水,鲜品榨汁饮用,可以缓解夏日烦热口干,小便黄赤。小蓟性质较凉,所以也不建议凉拌,一般可以煮粥食用,也可以炖猪肉,做饺子馅时加入,辛温的炖肉佐料可以中和小蓟的寒性。另外在乡间流行着小蓟炒鸡蛋的吃法,其实鸡蛋和小蓟都属于寒凉,所以不建议搭配,在烹饪过程中也需要多加一些胡椒和葱姜。
小蓟性凉,清热、消肿、凉血,同样是外敷的常用药,对于各种疮疡肿毒,如乳痈,疔疮都可以用鲜品捣烂外敷。另外对于阴部骚痒等男、妇科炎症,同样可以用小蓟煮水熏洗。张锡纯先生则更是用小蓟来治疗梅毒并发症。如果硬要模拟的话,小蓟寒性比绿茶稍弱,比蒲公英、马齿苋都要更凉。所以体质寒凉,腹温手温都不够,平时容易便溏腹泻的同学们就不要当菜吃了。而对于那些全身热、心气欲望旺盛、小便黄赤、经常上火的同学们,小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本文转自
厚朴健康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