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对象:linux系统分区 作者:融水公子 rsgz
对象:磁盘分区 定义:分区编辑器在磁盘上划分几个逻辑部分 特点:不同类的文件和目录可以存放在分区上面 理解: 1 就是把大柜子分成几个柜子 2 所有的数据放在一个分区很难管理 3 可以分成几个逻辑空间分别管理不同的数据
分区类型 背景:无论是windows还是linux系统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1 分区类型有三种:主分区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 2 主分区最多分4个(这是硬盘结构的结果)
3 扩展分区一个硬盘只能有一个 4 主分区加上扩展分区只能有4个 5 扩展分区不能写入数据 6 扩展分区只能包含逻辑分区 7 windows中a b 是作为软分区 剩下还有23个字母 理论上说 逻辑分区还剩23个 理解:
1 柜子还需要继续分区域 哪一些负责挂衣服 哪些放裤子 2 上面这种划分的过程叫做逻辑格式化,简称格式化 3 格式化的目的就是写入文件系统 注意:格式化有清空文件的效果,但是格式化的目的并不是清理文件,而是为了写入文件系统
4 文件系统不止一种,还包含:fat16 fat32 ntfs ext2 ext3 ext4 fat16:最多支持2GB分区 fat32:单个文件不超过4GB,支持的分区大小16TB (有些蓝光电影超过4GB)
5 格式化会将分区划分为一个个块
注意:块的大小默认4kb 6 但是上面划分的数据块,没有规则,很难查找数据 7 接下来我们认识下数据块的一些规则 7.1 需要给定每个文件的ID号(真正的叫法叫做I节点) 修改时间 用户权限 8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先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吗? 1 很简单的问题,想一下,柜子里面有了衣服,我们还怎么划分柜子结构 2 所以:我们需要先划分柜子,才能接着放衣服 3 硬盘也是一样的。先分区,然后格式化,最后才能存放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