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神的欢愉:浅谈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lixiujuan2012 2019-07-06
天神的欢愉
浅谈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作曲家简介与代表作
about Mozart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那么丰富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而且每一领域都有不计其数的传世之作。除此以外,莫扎特也是当时出色的指挥家和钢琴家,是音乐史中少有的全才。如何看出莫扎特的伟大?很简单,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创作了不计其数杰作的莫扎特三十五岁英年早逝,如果我们假设世界上所有的作曲家都只活了三十五岁,我们会不幸地发现: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没有一部交响曲,会被历史淘汰,理查·施特劳斯也许只有几部交响诗和几部协奏曲流传下去而没有一部歌剧,贝多芬写到第三交响曲停笔,马勒写到了复活交响曲并没有做任何润色......而莫扎特呢?三十五年写下了六百多首作品,其中,就有四十一部交响曲。如果说贝多芬是大地之子,拔地而起,莫扎特就是天之骄子,从天而降。莫扎特虽然是奥地利人,距离我们已经有二百多年,不论从地理上还是时间上离我们都十分遥远,但是我们在听他的作品时,却丝毫感觉不到一点距离感,莫扎特这位天之骄子好像就在我们身边,在某处注视着我们,冲我们微笑。

代表作

    莫扎特的作品如浩瀚的大海,有人计算过:一个人一天工作8小时不休息,就抄莫扎特的曲谱,35年也抄不完(巴赫更是如此)。所以,他的作品如果听完,那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你会发现,把你的生命延长几倍都不够。莫扎特的名作非常多,再此,小编列出一些爬着也要听的作品(所以这是忍痛割爱的结果,莫粉们不要因为有或没有自己喜欢的作品或喜或悲)。

协奏曲:

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

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

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斯特拉斯堡'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土耳其'

降E大调小提琴中提琴交响协奏曲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D大调长笛协奏曲

等等等等

交响曲:

首先推荐最后三部交响曲,因为这三部交响曲是莫扎特交响曲的纯熟之作,这三部交响曲熟悉以后,再去接触'哈夫纳'交响曲'林茨'交响曲等之前的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室内乐:

小编对于他的室内乐了解并不多,所以列出几首大俗大雅的代表性作品

A大调第十一钢琴奏鸣曲

F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G大调第十三弦乐小夜曲

降E大调嬉游曲

D大调嬉游曲

降B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狩猎'

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

等等等等

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魔笛?等等

宗教音乐:

?c小调大弥撒??安魂曲?等等

2018年莫扎特作品推送计划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 约2018.4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约2018.5

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 约2018.6

降E大调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 约2018.8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约2018年底

七嘴八舌时间

'法国大革命之前,人类最伟大的管弦乐作品。'

---英国的评论家乔治·格罗夫爵士

'这部作品是交响乐中的奇迹!'

---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朱庇特交响曲的终曲就像是科隆大教堂。'

---俄国作曲家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

'我记得不少格拉祖诺夫对音乐的各方面的意见,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乐的终曲犹如科伦的大教堂。老实说,对这首奇妙的音乐,至今我还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形容。'(引自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肖斯塔科维奇

'BBC音乐杂志在2016年组织了151名指挥家参与投票,选出了世界最佳交响乐前20,其中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排名第三名。'

乐曲简介
    莫扎特在1788年创作的的最后三部交响曲标志着莫扎特在交响曲创作这一领域的顶峰,而这部压轴大戏第四十一交响曲又是顶峰中的顶峰,这部作品富丽堂皇,就像神殿一样,或者说像图腾一样,让后世作曲家和听众予以膜拜,因此这部辉煌灿烂的交响曲被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别称:朱庇特,即众神之王,即使你没有听过这部作品,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知道这一定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重量级作品。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乐奇迹,也是一部预言性的作品,其中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萌芽预示着贝多芬时代即将来临。

乐章结构

乐队编制

乐章结构

1.Allegro vivace(活泼的快板)

2.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

3.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小步舞曲:小快板-三声中部)

4.Molto allegro(非常快的快板)

乐队编制

木管组:1长笛 2双簧管 2巴松

铜管组:2圆号(C F) 2小号(C)

打击乐组:1组定音鼓(C G)

弦乐组:第一小提琴组 第二小提琴组 中提琴组 大提琴组 低音提琴组

温馨提示

演奏时长约为30-35分钟,四个乐章均有停顿

乐曲分析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 C大调 约10分钟

    第一乐章具有无与伦比的气势,乐章开始,灿烂宏伟庄严的乐队全奏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与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热烈不失庄严,弦乐之后是附点音型,飘逸洒脱,这一紧一弛,就是乐章的主部主题,之后再次回到全乐队的欢脱之中,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三十二分音符的旋风般的音型十分明显,是之前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延伸,这种音型在末乐章还会再出现。主部主题在这个乐章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仅仅呈示部就出现了三次,可以说莫扎特运用了节奏上的变奏以及不同声部的模进来反复强调这个主题。主部主题呈示豪迈的延长记号后,进入连接部,但是这个连接部仍旧是用的主部主题的材料,但比主题呈示时更加丰富更加精彩,长笛与双簧管的跳音以及附点乐句中第一小提琴的升GA和升C都体现出神灵的欢愉,仿佛宙斯站在云端,捧着圣火,俯瞰整个世界。

    副部主题接踵而至,第二小提琴的波弓塑造出水波的感觉,第一小提琴奏出G大调的副部主题,和呈示部开始时一样,对比明显,主部的动与重,副部的静与轻,让呈示部戏剧性十足。乐队突然变得庄严不可侵犯,这就是主部主题在呈示部中的第三次出现,之后又开始众神的娱乐,即结束部的来临。

    呈示部的结束部在发展部中扮演重要角色,与主部主题平分秋色,它欢快轻盈,具有舞蹈性质,作为呈示部的结尾有一番风味,就像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弦乐的八分音符跳弓塑造出憨厚又活泼的形象。

    发展部在大管等木管的巧妙转降E大调后揭开序幕,之后相继发展呈示部的结束部内容以及主部主题,作微妙发展后,简短的发展部结束,回到再现部。

    再现部再现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后,以简短有力的结尾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奏鸣曲式 F大调 约10分钟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从容的速度,庄严的仪态,这是莫扎特慢速乐章的一大特点,就像是一场神圣的加冕仪式。第二乐章不是贯常的三段体,仍为奏鸣曲式,它有着完整的主部副部主题以及连接部结束部的呈示部,发展主题的发展部和再现主题的再现部。

    莫扎特有一种慢乐章的风格是含泪微笑,另一种是以一种神圣气氛进行的。前者,比如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的慢乐章,就是那个纪念亡父的乐章,还有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哀伤,但不过分,毕竟是爱开玩笑爱搞恶作剧的大小孩莫扎特。后者,如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的慢乐章,第三十九交响曲的慢乐章以及这个乐章。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沉稳而庄严,可以用肃穆来形容,速度较慢但不呆滞,毫无拖沓感,一步一步稳步进行,但很快就到了揪心的一刻,那就是转为c小调的连接部。

    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连接部显得非常阴暗,并伴随着不安恼人的小二度动机,切分节奏与缺少第一个十六分音符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塑造出不协调的效果。

    持续一段时间后,超然的副部主题登场,副部主题就是这连接部的解毒剂,以漫步般的三连音将不安的气氛扫去,就像稳稳地回到地面上的感觉,之后,是简短却有总结性的结束部,以长笛与双簧管的六连音结束。

    呈示部结束后简短的发展部又以不安的连接部材料拉开序幕,还是恼人的二度动机和阴暗的和弦,恼人的残缺三连音与痉挛的切分节奏,这次的解毒剂是副部主题的发展,发展完毕后进入再现部。

    再现部再现主与o副部主题,值得一提的是,连接部不再沉郁而是以稳健的步伐呈现出来,最后以舒展的姿态结束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复三部曲式 G大调-C大调 约5分钟

    第三乐章非常短,它延续了第二乐章浓厚的宫廷味,是一个庄严的小步舞曲,就像皇室成员在水晶灯下翩翩起舞,由于乐章很短,也比较简洁,小编长话短说。

    第一部分,是主题的陈述与发展,第一段分为两段,第一部分是两遍主题的呈示,这个主题庄严而有力,这是宫廷里欢庆的时刻。第二部分也演奏两遍,是主题的展开,这个部分强弱对比很明显,增加了半音下行的乐句,发展主题。

    中段在连接部的调整下有力地拉开序幕,从这个中段,我们可以发现这冥冥之中预示着贝多芬时代的到来,强的地方是弦乐与管乐全音符亢奋富有激情,弱的地方有木管八分音符的跳奏。中段两遍后进入第三段,再现主题部分和发展部分。

第四乐章 奏鸣曲式 C大调 约10分钟

    如果你没有听过朱庇特交响曲的末乐章,那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因为这个乐章足以使这部作品流芳百世,熠熠生辉,因为这个乐章是复调音乐与奏鸣曲式的结合,也孕育了浪漫主义萌芽,这是莫扎特写过的最精彩的乐章之一,环环相扣,十分漂亮。在听古典音乐以来,总有那么几个乐章的复调之美让小编心生敬畏,比如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末乐章,那首令人战栗的帕萨卡里亚,比如巴赫小无中,那首余音绕梁的恰空舞曲等等,这次,莫扎特朱庇特交响曲的末乐章也是如此。

    末乐章,奏鸣曲式,第一小提琴在第二小提琴分解和弦的伴奏下奏出主部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只有四个全音符,紧随第一主题的是一个动机,还是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这个过程已展开的形态重复一遍,全音符主题在第一乐章旋风般的音型下出现,动机的节奏也复杂起来,比如前一半中由单纯的四分音符演变出前四后八的节奏。这两个主题陈述的过程后,带出了主部第二主题,由总体呈下行走向的八分音符构成,热情洋溢,引出连接部。

    连接部是第一个亮点,是个精巧的赋格,第二小提琴奏出主部第一主题,当最后一个全音符还没有出现时,第一小提琴以上方五度进入奏出答题,第二小提琴奏出八分音符构成的对题,接着,如此类推,是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木管组,再然后,是主题的自由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动机,一个上行的攀爬似的动机,由于由一个颤音,所以非常好辨识,更为巧妙的是,这个动机以类似于密合接应的手法出现(第一小提琴与低音弦乐声部)其实并不是严谨的密合接应,但是,小编在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紧接着这段仿密合接应,是主部第二主题的第二次出现,承接着之后的副部主题的呈示。

    副部主题与主部第一主题类似,都是沉稳大气的,二分音符加上八分音符的下行乐句,由第一小提琴奏出,并由第二小提琴连弓伴奏。然后,是一个新动机的出现以及旧动机的再现,这一精彩的瞬间转瞬即逝,所以,大家要竖起耳朵:双簧管奏出跳动的第三动机,活跃灵动,紧接着,巴松笨拙的第二动机再现与机灵的第三动机形成鲜明对比。弦乐奏出飞速的八分音符作为引出副部主题再次出现强调的桥梁,这个连接句中,巴松与长笛第二动机宛若老人与少女的对话,又是一处第二动机的仿密合接应,引出副部主题的强调,与沉稳大气的首次陈述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副部主题如同勇士,或是英雄,气势如虹,紧接着,就是飞起的结束部,结束部就像飞向云霄的火箭,音乐进入白热化,结束部的材料不是新朋友,而是第一动机的变形,最后在主部第二主题的原形与变形混合中结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变形与原主题走向相反,但不是镜像(镜像之后会出现)。   

    发展部是主题与动机的混合发展,虽然不长,但十分精彩。主部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相继出现,精彩的一幕出现了,主部第二主题由长笛奏出镜像,走向与原主题完全相反,之后,更精彩的部分出现了:主部第二主题由不同的声部以不同的时候进入,还顺带着木管对主部第一主题的变形,原形与镜像交互出现,这一切都显的那么自然,没有一丝不协调。

    再现部再现一切内容,除了应有的回归主调以外有些许变化,比如主部第一主题拉长线条等等

    本曲的精华在于本乐章的结尾,虽有的素材在同一时刻出现,如此复杂的手法,一切都那么的和谐动听,最后,在主部两个主题的引领下,结束这个精彩的乐章。

版本推荐与视频欣赏

点击可看大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