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写作真的是天赋吗?可以后天培养吗?

 风调雨顺629 2019-07-07

绝大多数写作者并无天赋,当然可以后天培养。

辽宁队夺得CBA联赛总冠军,有媒体写道:“王治郅、姚明、易建联、周琦……CBA历史上每一个新科冠军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一个天才的蜕变。辽宁队坎坷23年终于圆梦总冠军,24岁的郭艾伦也终于兑现了自己的天赋。”新闻稿中还这样夸奖郭少,“你时而会因为他的一次亮眼突破,惊呼其天赋异禀”。

而同一天,郭艾伦在微博上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一番总结,他说:“在我小的时候,又矮又瘦,跑不快也跳不高。身边所有人都说我打不了篮球。队友在场上打球,我只能下面自己拍球。有一次,代表辽阳市参加省里的业余比赛也没得到上场机会,跑出球馆我哭了。后来,我去了辽宁少年队,我的室友都说我嘲笑我,说我打球太差了啥都不行,全靠我有个老叔才能到队里。那一晚,我又偷偷地哭了,哭得很伤心,但是不敢出声,怕被他们听见。也就是那一晚,我暗自发誓,我一定要打得比他们都好。后来,别人训练之前我提前去训练,队里训练结束了,我就留下来继续自己训练,就这样一直练到了今天……”

两个言论,比较着读,是不是很有味道。

郭艾伦自爆了自己成长不易之后,表示:“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我是不够聪明,不够好,一直到今天也一直被质疑,伴随我整个篮球生涯。可是,我一直不认命,不管倒下多少次,遇到多少嘲笑,我还是会重新站起来。也正因为我不够聪明,没有天赋走到了今天,才更有故事感……最后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激励和我一样没有天赋的孩子们。”

马修·萨伊德是英国乒乓球名将,他对天才的说法也很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才不过是苦练的结果。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天才假象》来探讨这个问题。萨伊德说:人类努力钻研的所有领域的门槛都在急剧变高,这一点即可说明占主导地位的是练习,而非天赋。

拿音乐领域来说,1826年,当弗朗茨·李斯特创作了《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那时人们认为这些曲子几乎是无法演奏的;而今天,每位顶级钢琴家都会弹奏。在体育领域也是如此。1900年奥运会男子100米的最快速度是11秒,在那时是个奇迹;而在今天,这个速度的选手能做什么呢?省运动会都不好使。

1924年奥运会跳水项目禁止空翻两周这一动作,因为太过危险;而如今,它已成为必做动作。

朱光潜说的好,“他们以为艺术全是天才的表现,于是天才成为懒人的借口。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何事不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人说,我没有艺术的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益。于是艺术方面就无学问可谈了。”

有持天赋论调者,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作家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总说,从事文学创作是需要天赋的。“要成为文学家,首先得有点天赋!”

但是,说句不客气的话,从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的作品里,我没有看见天赋。

天赋是有的,但,我觉得真正有文学天赋的并不多,张爱玲算一个。其余,还有谁呢?我想不起来。

“以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只要努力,即使没有天赋,也会有所成的。更何况,不努力,你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天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