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我们内陆中医应当学习的!

  平凡的人 2019-07-07

2017年,“国粹”中医药的热度一次一次被点燃,无论是在综艺节目,还是影视节目,亦或各类中医药活动。

当今,中医药发展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行业增长优于医药整体行业、中医馆等多种模式不断尝试探索……种种迹象表明,中医药新一轮发展已经开始!

如4月25日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说,“21世纪是中医腾飞的世纪,十分欣喜看到中医药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我毕生都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鼓与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上书专业户’。我还要继续为中医药事业奉献我的余生。

时下,不少内陆民众都喜欢去香港买中药,因为他们觉得,香港的中药在质量、安全性上更加精益求精。那么,消费者这份信任除了来自于其品质规范外,还有什么呢?业界表示还有香港对中医药精华传承的坚持。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毛进军在《香港中医有三大特色》一文中也曾说过,在走访了香港中医诊所后,感受到香港中医有三大特色:一是勤奋好学;二是继承与保留中医传统;三是包容性强。这是我们内陆中医应当学习的。

具体来看下,香港中医和中医诊所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特色:

1,家族式中医诊所

家族特色在香港中医诊所体现得最为突出。他们的家族式诊所,一般传承在三代以上,或是更多的年代,多由子女延续。

他们把家族中的中医药绝技绝活,原汁原味地接传下来,并通过现代临床将这种方法与技术施展出来,使每个家族中医诊所都具备明显的个性特征,在诊所林立的情况下,得以生存与发展。

2,医药不分家

古代认为医、药是一家,作为一个医生,首先是对药物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达到“用药如用兵”,特别是对药物的炮炙方法了解,对于药物的应用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在用药上,香港的中医非常讲究,他们不会用非地道的中药饮片,所用药材都来自国内原产地,价位并不比国内高。同时,他们也采用中药单味颗粒剂,产地多来自台湾与日本,或在国内指定药厂按照他们的要求生产。另外一种,是中成药颗粒剂或片剂,均是经典方与后世时方,应有尽有,如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四逆汤等。

3,勤奋与专注

香港建立的中医药规管制度起点较高,其中最大的特色是规定中医师必须持续进修,也就是我们内陆所说的继续教育,以不断地提高中医的业务素质。香港的中医师续签注册采取学分制,凡不参加持续进修的中医师,也就是说年度进修学分考核不合格者,将无法续签注册。

再者,香港的中医师是不允许开西药的,只能用中医中药治病。这些严格的法规制度管束,对香港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逼着香港的中医去不断学习,追求进步。如果不思进取,不继续进修,技术水平不能得到提升,不仅不能继续注册,而且病人也不会再找你看病,生存就成问题。

相比之下,内陆的一些中医继续学习的动力就显得不足。目前内陆有些中医为何治病疗效滑坡,就是因为他们中的有些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无须勤奋,无须继续学习,反正中药无效,就以西药顶着,中医水平高低与否,与其生存发展关系不大。

4,继承与保留中医传统

香港中医较好地继承和保留了传统的中医疗法。据了解,对于内科病证,有不少中医喜爱用《伤寒论》中的经方辨治,也有经方、时方都用者,他们多比较重视辨证,基本上不参杂西医思维来开中药。

例如,对于骨伤科病症如骨折用古老的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而不是动辄手术。骨关节炎及伤科病症多用手法治疗及针灸治疗等。中医传统疗法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应用。

5,包容性强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丰富的传统理论底蕴而且学术流派众多。香港中医的包容性很强,为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对所有裨益于临床的学术流派、思想和观点,都以热情的态度认真学习,兼收并蓄,并积极地在临床验证。

他们从不进行无谓的争论和空谈,多认为空谈无益,只有疗效才是检验的标准。继承经典并不断接受新理论、新观点以提升临床疗效,是他们能够坚持持续进修的动力所在。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