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 母 文(雾里花作品)

 保存文章之昵称 2019-07-07

文/雾里花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祭 母 文

我们敬爱的母亲——胡**,生于1928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于2016年农历七月初六日与世长辞,享年88岁,是村中最长寿的老人。

母亲生于兵荒马乱的动荡岁月,年幼即饱尝食不果腹、衣不敝体的人生苦难。在日本鬼子入侵沁源后,外公一家遭遇灭顶之灾,真可谓是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大姨小小年纪童养给张家作媳妇,后因生产中风不治而亡,三姨幼小难于抚养送给贺家收养,外公、外婆、大舅、二舅举家逃难,流落到山西吉县,客死他乡,不知葬于何处,国恨家仇,铭记于心。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改造及大跃进时期,国家处于最困难之时,家家闹饥荒、人人受恓惶,母亲养育了我们姐弟三人,那时,大人尚无饱饭吃,孩儿哪有奶水吸?母亲是用血液喂养我们。母亲想方设法让我们吃饱穿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我们身上,我们正是在这浓浓的母爱中一天天长大。农业学大寨时期,为了家庭的生计,为了柴米油盐,母亲早起晚睡、披星戴月、栉风沐雨、辛勤劳作。睛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冬受寒风吹,夏顶烈日晒。白天下地干农活,耕田、种地、锄草、收割,晚上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作衣、纳鞋、洗涮、缝补,农闲时还要上山采摘山货,贴补家用。母亲忙完农活忙家务,所有的家务活一手操作,做饭、喂猪、磨米、碾面、提水、扛柴,即使这样,我们也从来没有听到母亲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落实,我们家也逐步脱离贫困,母亲本应过上好日子,然而却不慎两次左臂骨折,右眼患上白内障,手术几年后,左眼又患上白内障,导致视物不清,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993年父亲不幸病逝,母亲的生活甚感孤独、寂寞。进入新世纪后,第四代陆续降生,母亲乐享四世同堂之福,颐养天年。

母亲是一位从贫苦中走出的女性,是一位极普通、极平凡的农村妇女,但在子女心中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温顺、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些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都在母亲的身上得到了体现。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母亲非常重视品质教育,她虽然没有上过几天学,但却有谆谆教诲,更有行为示范。从母亲身上我们学到了如何做人的真谛,对人要诚实、办事要踏实;明白了要不畏困难、自强自立、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道理;培养了好学上进、办事严谨、敬业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母亲用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营造了我们一生享不尽的精神财富和幸福之本。

母亲的一生是艰辛的一生,历经酸甜苦辣,历经悲欢离合,面对重重坎坷,不屈不挠,从不低头。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里里外外一把手,田间有她劳作的脚印,屋里有她忙碌的身影。

母亲的一生是节俭的一生,过去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笨衣,现在有油有肉不爱吃,新衣新鞋不愿穿,一辈子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母亲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以邻为友,与人为善,以诚相待,和睦相处,宁肯自己吃苦遭罪,也不让别人吃亏受累。

回首往事,我们泪如倾雨,千言万语也难表达对母亲的缅怀之情。逝者如斯、痛在生者。目睹母亲的遗容,往日慈祥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心痛,怎不让子女黯然神伤,血泪沾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永远是母亲的牵挂,母亲永远是儿女的灵魂,母亲的恩德我们没齿不忘。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思念而又带着更多失落的心情跪在父母的灵前,悼念母亲之时,更加想念我们的父亲,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父亲的一生也是艰难、艰苦、艰辛、勤劳、勤奋、勤俭的一生,是尊父慈母为我们这个家庭播下了生生不息的种子,二老为子女付出了无私的爱,倾注了全部的情,甘愿吃尽苦中苦,不愿让儿女多操心。二老不是伟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业绩,但纯真的慈爱情感,朴实的为人境界,平凡之中显现出质朴的情操和人格的伟大,这是二老的光荣,也是儿女的骄傲。

父母盛德,鼓舞后人,启迪后代。我们要时刻牢记父母的教诲,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正直、诚实、勤奋、坚强的人;我们在世之亲一定会尽心团结友爱,同力振兴家业,实现小康梦想;我们要把父母博大的慈爱传递下去,把王家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现在,母亲已离开凡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儿女在此祈祷她老人家一路走好。

不孝男女:王**

王**

王** 跪祭

2016年8月2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