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若引进,必爆

 影探 2020-07-29

小时候,总觉得鬼片最吓人。

楚人美的血盆大口、贞子的机械舞特技、林正英的僵尸天团……

都是我抹不掉的童年阴影。

可长大后,小探却发现:

有些片子,虽然没有鬼,但可要比鬼片吓人得多。

前阵子给大家安利的警示预言[使女的故事],算一种。

而比警示未来还要可怕的,就是这类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人为灾难片——

《孟买酒店》

Hotel Mumbai

它若引进,必爆

时间:2008年11月26日。

地点:印度最富裕的城市,孟买。

这天,孟买人民像往常一样,过着再平常不过的一天。

底层百姓继续为生活奔波,上层社会则继续享受着顶级的服务。

虽说不是所有人都实现了乐业,但至少还算安居。

整座城市看起来,一片祥和。

它若引进,必爆

但表面的祥和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灾难正在城市的一角悄然降临。

某个岸边,一艘载着10个人的小船,悄悄登陆孟买,噩梦也由此开始……

这10个人装备齐全、训练有素、目标明确。

上岸后,他们立马兵分多路,去往孟买人口最密集的几个地点,开始了他们早有准备的屠杀。

它若引进,必爆

这群恐怖分子手段狠毒、毫无人性、见人即杀。

很快,CST火车站、利罗巴咖啡店、泰姬陵酒店等12个地点相继遭袭。

没过多久,整个孟买就从天堂变成了人间炼狱,血流成河、浓烟滔天。

就这样,10个人绑架一座城的噩梦正式上演。

而这场噩梦,一做竟是60个小时!

它若引进,必爆

它若引进,必爆

这场毁灭性的灾难,最终导致195人死亡,295人受伤。

所以,它也被称为“印度·911事件”。

小探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聚焦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被袭地点——泰姬陵酒店。

它若引进,必爆

泰姬陵酒店,号称孟买最知名的五星级饭店。

来这里的人,非富即贵。

甚至,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客和名流也经常下榻于此。

也正因如此,它成为了恐怖分子的眼中钉。

因为,第一,它人多。

第二,屠杀名人,正好可以达到恐怖分子预想中的宣传效果。

它若引进,必爆

在袭击完火车站等地点,造成城市恐慌后,四名恐怖分子占据了这里。

他们跟随逃亡的百姓,顺利进入酒店。

进入酒店后,其中两人去往二楼,占据最佳狙击视野。

剩下两人守在门口,防止有人出逃。

可以说分工明确,配合得天衣无缝。

它若引进,必爆

它若引进,必爆

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对持有冲锋枪和手榴弹的恐怖分子,能做的只有一个字:逃!

但跑的再快,也快不过子弹。

不到一分钟,酒店大堂便被血洗,尸横遍野,场面惨烈。

整个酒店也从刚才的喧闹,变得寂静阴森。

由于出口难逃,其余幸存者只能逃往酒店的其他角落。

但无论逃到哪,都免不了成为待宰的羔羊。

毕竟,此时的酒店已然成为了一座密室,而逃出去的唯一钥匙,却攥在恐怖分子手里。

它若引进,必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恐怖分子还在一间一间屠杀着幸存的人,但警方那边却丝毫未有动作。

这让酒店内的其余幸存者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随着恐怖分子的扫荡,可藏身的范围越来越小。

呆在原地,显然是不智之举。

但往前一步,却也可能是万丈深渊。

好在这时,一支非专业的小队站了出来,主动担起了拯救幸存者的重担。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这家泰姬陵酒店的工作人员。

它若引进,必爆

它若引进,必爆

在他们的帮助下,酒店的幸存者们完成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而在恐怖分子的袭击与他们的自救中,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追击也由此上演……

整整120多分钟的电影,故事紧凑,节奏紧绷,真实还原了当年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

让观众有种穿越过去,全程置身其中的错觉。

这也使得其在豆瓣超3万人的评价中,获得了8.4的高分。

它若引进,必爆

不过,有褒奖,自然也有质疑。

在所有质疑声中,小探发现有一个声音尤为高涨:

这个声音认为这部电影让人失望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拍出一部灾难片该有的效果。

因为,它只是记录了恐怖分子犯罪的过程,却没有深度挖掘灾难背后的故事。

对于这个声音,小探并不赞同。

或者说,我特别想要为这部电影打抱不平。

它若引进,必爆

原因有二。

其一,因为它真实,且贵在真实。

也许,这部电影没有拍出部分人想知道的故事,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拍出有意义的故事。

就像前面说的,它真实到让观众仿佛全程都置身在那场恐袭中,切身体验了身处灾难之中的绝望。

可以看出,导演安东尼·马拉斯是真的很擅长抓住观众的试听、带动观众的情绪。

让小探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片段。

一个是保姆抱着孩子,躲在衣柜中的场景。

它若引进,必爆

另一个,则是艾米·汉莫主演的大卫,躲在电梯中的场景。

它若引进,必爆

一门之隔,便是他们与死亡的距离。

保姆这边,门外是寻找猎物的杀手,门内是随时可能大哭暴露位置的婴儿。

这感觉就像一只离针只有0.1毫米的气球,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在哪个瞬间,boom的一声,毁灭一切!

而大卫这边,随着每次电梯夹在餐车上发出的哐哐声响,他都离死亡更进一步。

这种紧张之下的窒息感,真实到隔着屏幕我都觉得压抑。

而真实到感同身受之后,便是引发观众对此次事件的思考。

一部能引人深思的电影,显然就是成功的。

它若引进,必爆

其二,它藏态度于细节之中,且经得起反复推敲。

上面的质疑,无疑是认为这部电影对于08年的孟买恐袭事件,该批判的没有批判,该引申的没有引申。

总之就是,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但殊不知,这部电影早就将自己的态度注入到了每个细节之中。

只要仔细发掘就会发现,它的细枝末节处,都在彰显着自己的态度。

它若引进,必爆

首先说对于一些事情的批判。

它虽没有将政府的不堪和媒体的无良,搬到台面上来进行讨论,但却在影片中多次展现,旁敲侧击。

它将孟买没有特种部队,需要从八百英里外的新德里调兵、以及反恐迟迟没有进展诉说于新闻播报中。

通过新闻前百姓的无助,表达失望之情。

它若引进,必爆

它通过展现媒体将幸存者的位置公之于众,进而引发的惨状,来呈现媒体的无良。

它若引进,必爆

据悉,此次袭击事件发生前,印度政府并不是丝毫没有注意到风吹草动。

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对这些风吹草动的屡次忽视,以及整个安全系统内部相互信任的缺失,才贻误了情报,导致了这一灾难性的后果。

对此,片中也给出了讽刺的暗示。

比如在火车站遭袭之前,两个恐怖分子端着枪大摇大摆从看厕所的人身边走了过去,但他却愣是没看见。

它若引进,必爆

还有当恐怖袭击已经发生,新闻播报多地遭袭时,泰姬陵酒店内的人,也偏偏注意不到。

它若引进,必爆

以上这些情况,电影中都没有特意去讨论,但它起到的效果,却一点也不差。

正所谓说得再多都不如做的实在。

再说电影对此次恐怖袭击的立场。

与以往的恐袭题材作品不同,这部电影罕见地从恐怖分子的角度出发,描述了他们的悲惨。

一说到恐怖分子,人们很容易将其与贫穷和宗教联系起来。

而这部电影,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事实上,这些恐怖分子也不过是些未成熟的青年男子。

它若引进,必爆

因为贫穷,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所以他们更容易被幕后操纵者收买。

而出于对宗教的虔诚,他们也更容易被操纵。

这样一看,似乎贫富差距下,必然引起极端宗教。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影片显然也没有停留在这一狭隘的层面,所以它向观众呈现了贫穷和宗教的另一面。

片中的主角之一阿尔琼,就是这一代表。

它若引进,必爆

处于生活底层的他,过着底层人民最窘迫的生活。

但他的工作,却是在富丽堂皇的泰姬陵酒店。

长久生活在富人堆里的他,并没有因此产生仇富心理。

相反,在灾难来临之际,他还愿意舍身救助那些酒店中的顾客。

它若引进,必爆

再说到宗教,阿尔琼也是虔诚的宗教信徒。

片中对于他的头巾,有过三次特写。

从影片开头他小心翼翼整理头巾的样子,就能知道头巾对他的重要性。

它若引进,必爆

但当酒店顾客想要他摘掉头巾时,他不仅没有生气,还愿意心平气和地和顾客解释。

并且他还表示,如果顾客需要,他愿意摘下头巾。

它若引进,必爆

甚至,在后来的危机关头,他丝毫没有犹豫,就选择摘下头巾救人。

它若引进,必爆

所以啊,贫穷+宗教并不等于极端主义。

重要的还是人性的善恶。

最后说影片背后传递出的能量。

很明显,这部恐袭电影并非以往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

直到灾难最后,孟买也没有迎来一个解救众人的救世主。

相反,它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只有血淋淋的现实。

不过,虽然现实很残酷,但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还是有很多温暖的瞬间。

比如,宁死也要保护顾客的酒店前台↓

它若引进,必爆

可以逃走,却决定留下来的后厨人员↓

它若引进,必爆

主动承担拯救顾客的阿尔琼↓


它若引进,必爆


明知凶多吉少,却毅然决然走进酒店的警察↓

它若引进,必爆

影片最后看似劫后余生的画面让人心碎,但其中还是充满了能量。

就像这部看似没有态度的电影,却处处入木三分。

它就像一则记录了这场恐怖袭击的超长新闻,而它的杀手锏,即是它的客观性。

有时候,与其主观地去批判,不如客观地将事实呈现在观众眼前。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