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痔疮的联合用药

 谷山居士 2019-07-07

俗话说“十男九痔”、 “十女十痔”,到药店购买治疗痔疮的顾客也非常多。那么痔疮临床怎么分类,药店人怎样介绍药品呢?

痔疮的分类

痔疮是指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临床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三种。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器械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三种。

1. 内痔:肛门齿线以上发生,主要表现为出血和脱出,间歇性便后出鲜血。部分患者可伴发排便困难。当内痔合并发生血栓、嵌顿、感染时则出现疼痛。内痔常分为四度,其中Ⅰ度症状较轻,Ⅳ度最重。

2. 外痔:发生于肛门外部,入厕时有痛感,有时伴瘙痒。

3. 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主要表现为便血、肛门疼痛及坠胀、肛门瘙痒等。

外用药物及使用注意

痔疮常用药物分为口服和外用,有时口服和外用可以联合用药。

外用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消痔软膏、熊胆痔疮膏、普济痔疮栓、 化痔栓、麝香痔疮栓、肛泰(外贴)等。

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外痔将痔疮膏直接涂抹于患处,内痔使用痔疮膏的时候,要用注入器等辅助工具将软膏注入肛门内。涂抹应该在便后清洗肛门进行。痔疮栓使用的方法是早晚或大便后将肛门清洗干净塞入肛门内。有的痔疮膏(栓)内含有麝香、冰片,会对胎儿的发育不利,甚至引起流产,所以孕妇禁用。

口服药物及对症治疗

药店销售治疗痔疮的口服药物一般都是中成药。中医认为,痔疮是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肠燥热,伤津耗液;或因湿热下注,蕴聚肛门,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的。常见的有湿热夹风,破血下行以及中气不足,气不摄血两大类型。

湿热夹风,破血下行类型:常用药物有地榆槐角丸、止红肠辟丸、消痔散、脏连丸、鳖甲消痔胶囊、痔炎消片、消肿痔疮片、六味消痔胶囊、三七化痔丸、化痔片等。

中气不足,气不摄血类型:常用药物有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等。

其它治疗方式

常用的有硬化剂注射疗法、胶圈套扎疗法、中药线结扎、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等)以及手术治疗等。

联合用药

1.地榆槐角丸+肛泰:适用于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导致的痔疮、实热便秘、肛门肿痛。

2.三七化痔丸+麝香痔疮栓+肛泰:适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内痔、外痔。口服药与外用栓剂再加上外用贴,多途径治疗痔疮。

温馨提示

提醒患有痔疮的顾客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久坐不动,最好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