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沈从文的《边城》有续集,那一定是:一切幸福,不过恰好

 江山携手 2019-07-07

1、

月光如水,溪水上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草丛里的蛐蛐浅呤低唱。翠翠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想着那个愿意为她唱歌的人,怎么还没来。

她多想从山顶上能传来那美妙悠扬的歌声,就像曾经在梦中听到的歌声那样,可以让灵魂浮起来的歌声。她轻轻地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山悬崖半腰,去摘虎耳草。

可是等了大半夜都没有来,等得蛐蛐都好像睡着了,也没有来。她拿出了芦管自己吹着,吹着吹着,泪珠像雨滴一样“叭嗒叭嗒”地落下,她也想爷爷了,那个用芦管把她的心吹软的爷爷。

爷爷,好像还不曾离开过,但确确实实地走了。

曾经端午节上赛龙舟、捉鸭子那热执闹闹的场景不见了。曾经那善良、率真的兄弟俩也不见了,他们曾经那么真挚地爱着翠翠,他们一见到翠翠,内心就如小鹿一样乱撞。

纯洁朴素、秀气内敛的翠翠就如那一汪清澈的河水,喝在嘴里,甘甜清冽,扬在身上,清冷舒爽。

命运就是喜欢这样捉弄人,大老求亲迟迟没有得到爷爷的回答,后来却在出船时意外丧身。二老虽然还是对翠翠情有独钟,却因大哥的离去而对翠翠心生芥蒂,所以他也一去不回。爷爷以为二老已心有所属,抑郁成疾,终在一电闪雷鸣的雨夜撇下翠翠走了。从此,翠翠孑然一身。

2、

1933年,沈从文和新婚妻子张兆和共游崂山,在山脚下的溪水边,看到对岸一位缟素装扮的少女在烧纸钱,之后打了一桶溪水慢慢走远。望着少女孤单瘦弱的背影,沈从文不禁对妻子说:“我准备依照她写一个故事给你看!”

后来,以这个少女的背影为灵感而创作的小说《边城》,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情画意的名篇之一。主人公翠翠有着天然、淳朴、善良集于一身的美丽形象,铭刻着作者对湘西苗族文化无限的眷恋。逝去的“爷爷”和出走的“傩送”分别代表了苗人无法割舍的历史,以及不知道应该走向何方的未来。

无依无靠的翠翠就像是历史的孤儿,她会凄苦的宿命,还是重新融入新生?作者给出了让人期待的回答:“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根据上述这一句伏笔,以及我对全书的理解,他是想表达“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一美好的愿望。

3、

写《边城》的时候,正值沈从文与张兆和喜结新婚,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自1929年沈从文入职中国公学当教师与学生张兆和相识后,用了四年的时间才获得张兆和的芳心,中间过程充满了辛酸和波折。

要知道,张兆和是名门闺秀,18岁就上了大学,而沈从文只是来自湘西的穷小子,正儿八经地也就上过5年的私塾。

当时张兆和被称为“黑牡丹”,追求者众多,张兆和把追求者都编成了号:青蛙一号、青蛙二号......而沈从文被编成了“癞蛤蟆十三号”。在沈从文的强烈攻势下,张兆和曾把沈从文状告到了校长胡适那里。可想而知,一开始张兆和是有多么不喜欢沈从文。

如果说《边城》写的是湘西男女的爱情故事,毋宁说是沈从文与张兆和之间的爱情故事,沈从文就是小说中的二老,张兆和就是那个美丽灵秀的翠翠了。

经过漫长坎坷的爱情之路,沈从文抱得了美人归,而沉浸在幸福中的他,没有理由写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宁愿他写的是“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这一类烂俗的故事。

所以如果这本书还有续篇,那一定是这样的结尾:翠翠和二老结成美满婚姻,二老继承爷爷衣钵,继续做摆渡的船夫,过着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

正确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人生的幸福莫过于如此。正如沈从文说的: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原来,一切幸福,不过恰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