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养的实用性

 格物方可致知 2019-07-07

如果对一个人说:你真没修养!我想是个人都会明白,这不是什么表扬自己好词儿,可真要给人讲清楚具体啥叫修养,又比较空,好像更多只能从许多细节上体现出来。但不管如何,“修养”对一个人来说,绝对是很重要的。哪怕平时我们随便聊天交流时,一个表现得彬彬有礼,很有修养的人,在沟通过程中,彼此很容易都能身心愉悦、很融洽,而且还能聊出相见恨晚之感。

当然,更多时候还会出现这样场景,还没说话,就已经感觉气场不对了,张嘴一聊,对方想着就是摆手。原因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小举止,也许是自己仪表什么的,反正就是刚一见面就让对方心里就起了抵制,开始排斥自己了。也肯定就和个人修养之类脱不了关系,自己不会察言观色,更不注重自己修养上的刻意打磨是关键。

话不投机半句多,无法沟通,本质上还是修养问题,始终以自己想象来代替真实事实,以为自己都这么认为,也就等于别人也是这么以为,这本身就很荒缪。关于修养不止体现在成年人、大人身上,而且对于小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从父母角度更愿意投资在那些看得见比如什么钢琴、舞蹈、书法之类看得见,最好还能自拍发发朋友圈这些上面,是最愿意干的事。

可个人修养,更多是没法拍,更没法朋友圈显摆显摆的。一个有修养的小孩跟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熊孩子相比,自然前者更受欢迎,在需要援手时,也会有更多人愿意帮助他。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有修养,让你觉得不想帮他都不好意思,帮他是理所当然。

可一个惹事的小孩,随时都能捣鼓点事,让你根本就头疼不已,你最希望是不要碰着他,这样情况下,两者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事儿了。因此,修养应该算是比较能体现一个人的软实力,所谓人看从小,一个彬彬有礼、谈吐得体的小孩子,不管和你交流什么,瞬间就能让你快乐起来。小时候就这样,他长大之后,不管从事什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过得幸福概率自然也更大。

之所以会这样,应该也算是家庭功劳占很大因素,父母之类善于调教,能以身作则,通过许许多多不断积累,然后才有这样“惊喜”出现在人面前。当然,这些不易看见的东西,也许能让他更是受益终身,而那些我们认为及其重要的所谓素质教育呢?实际效果看能和预期偏差就大了,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会弹钢琴,也可以一辈子都不会书法什么的。

但是,他不能是一个人生活在绝对真空只有他一个人存在环境里。只要是需要与人打交道,你要想别人怎么看你,必须得考虑别人从自己身上看见什么,从自己嘴里又听见了什么。如果自己懂得去“积累”,使得自己修养能不断提高,那么不管是谈什么,压根就不可能出现聊不到一块儿去。

没有修养,不会说话,不着重言谈举止,还没开始说话,就已经无法交流下去了,这肯定不符合自己需求。既然要让对方认同自己观点,既然是想要达到预期,就没理由不去考虑对方想法,对方会如何看自己,应该如何从衣食住行,从言谈举止上作出改善,直至形成一个习惯,这样失败几率自然相对就会更低了。

当然,如果只是单独提“修养”二字,确实也很好像很虚幻,靠老师,靠学校,也没有那么靠谱,更多还是父母家庭潜移默化影响。一个熊孩子之所以会让大家都头痛,都巴不得不要在自己眼前打逛逛,肯定也不是和家庭有没钱,读的学校是否牛叉这些因素就绝对有关。

更多还是在于从家庭来说,素质教育一不留神就给忽视,觉得并不重要,可从遥远的未来已经到来时,就显得是真的真的非常重要了,几乎可以说是他的修养,就已经使得其命运已经注定。毕竟没有谁愿意对自己不尊重的人,还和颜悦色,所谓冷脸替热屁股,将心比心,自己都这么想,别人又何况不是呢?自然也都一样。

如果自己懂得修养意义之后,能换个角度,从别人眼里找到真正位置,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善、提高。自然也就不会很粗鲁的就给人说如何如何,更不会认为别人帮了自己还觉得是理所当然。可是,一个举止优雅的人,绝对不可能生来就是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