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真正的“学霸村”竟然在永泰!如今,这里有全国最美的乡村图书馆

 柏涂hyzvi9113s 2019-07-07

高考分数公布后,各地理科状元、文科状元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诞生状元的学校,也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学霸的故事,总是自带光环。

如果时光倒流一千年,称它为学霸村,一点也不为过。

戳视频,了解更多关于月洲村的故事

发哥说的这个地方正是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

月洲村是嵩口旅游风景区之核心村落。因桃花溪流经全村形成“月”型而得名。

“十里竹林到月洲,一溪桃花伴芙蓉”就是对这一千年古村落的最美称誉。2017年该村荣获 “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美誉。

沿着桃花溪的曲线蜿蜒前行,过了芦川桥,就踏上月洲村。可能是有桃花溪这道天然的屏障,这方沙洲宛若孤岛,自动屏蔽了外在所有的喧嚣。村里的房前屋后种植了大量的李树、桃树、竹子等,白墙黑瓦的老屋掩映其中,古朴与生机相得益彰。除了游客,难得见到几个年轻人,沿途倒是常能看到老人在田里耕作,偶尔传来的鸡犬之声,让这里显得更加安静,俨然《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那幅美好安宁的田园画卷。

走近月洲村,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书卷气。这里人文荟萃,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村口的寒光阁,见证了1000多年里,月洲村的点点滴滴。

寒光阁,当地人称状元楼。但凡出去求学的学子们  出门之前都要到此来祈福。

宋、明、清三朝共出了1个状元、2个尚书、48位进士,演绎了张肩孟父子6人6进士6同朝、祖孙3代18条官带的科举辉煌。 

历经风雨的寒光阁,守候着月洲村的读书人灯下耕耘,静待花开。

这里还诞生了两位著名人物,都姓张:一是闽台最为著名的“农业神”张圣君;二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幹。如今,村里两座遐迩闻名的古建筑也都与张氏有关,一处是张氏宗祠,另一处是爱国词人张元幹故居。

张元幹故居名为半月居,是张元幹出生并度过童年少年时期的地方。张元幹今存词180余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格调为主,是继苏轼、辛弃疾之后豪放词的代表词人,其中二首《贺新郎》最为著名。张元幹不仅是以笔为刀的爱国词人,金兵南侵时,他是坚定的主战派,曾为李纲帅幕属官,参加过东京保卫战。绍兴年间,因对李纲、胡铨的抗金主张赠词表示支持,被除名削籍。

在月洲村转一转便可知,这里之所以能成为科第蝉联的“学霸村”,与张氏族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好传统分不开。专门建给子孙读书的六角形石楼寒光阁,模仿古代考场号舍的大小、形状修建的窑洞式读书室“雪洞”,还有书斋、雪月亭等遗址,都是张氏重教的见证,这些史迹分布在风景如画的桃花溪两岸。

千百年来,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的寒光阁旁,如今,多了一座公益乡村图书馆——由月洲村废弃水电站改造的月溪花渡图书馆。

据月溪花渡图书馆联合创始人曾巩桃介绍,图书馆的原型是村落里废弃的发电站。数十年前,这是村民们农闲时聊天聚会的场所,它还是全村粮食加工的作坊,可以说是几代月洲人的回忆。

设计师为了保持它原本的面貌,当地原有的夯土结构,结合了当地的人文理念,打造了这样一个新旧融合的图书馆。

在设计效果上,尊重空间与环境的结合。在既定的空间里,以简洁干净的现代形式与表现方式,使读者身心畅想于含而不露的静谧之美。

兼顾着坚固与采光两种需要,不仅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还别有味道的营造出浓浓的的书卷气。

设计师在土墙之间做了大量的玻璃窗,最大限度的利用采光,保证在馆内可以肆意欣赏窗外的美景。

这里有山有水,有桥有树,还有一座古老的水车,仿佛置身于桃源仙谷之中。

当水面、栈道、鹅卵石以及落叶包围着的书屋这样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真的被感动了。在这儿,大自然的清香和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

走进月溪花渡,杂乱的心绪瞬间就安静下来了。

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划分出了6个功能区:图书馆、亲子绘本屋、陌上花开咖啡吧、艺术展厅、乡创课堂和朝花夕食轻餐吧。

咖啡吧就在进门处,整扇落地窗前布置了吧台,窗外有一排青竹栅栏,阳光透进来的时候,在这里酿就了一场绝妙的光影对话。

馆内目前约有6000册藏书,设计藏书量达到12000册,漫步藏书区仿佛遨游书海。

藏书的种类也比较丰富,主题定位为“中国第一个民间工艺美术为主题的图书馆”,据介绍,这里有不少绝版书。

馆长袁晓龙对图书的陈列与选书态度,都传达与吸引着某些激素,将相近的人与事装进来,在阅读趣味之外凝结出更新的趣味。

馆内视野通透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沙发、座椅。馆长袁晓龙说:“舒适的看书场景自然能激发人们的看书欲望,我想让大家知道,看书的姿势可以很多很惬意。”

最吸引发哥的还是亲子绘本屋,这是一个独立的区域,做成了plus版的榻榻米形式,精致的绘本书旁还有不少玩偶点缀其中,萌值高,富有童趣。相信孩子和大人都会爱上这个地方。

二层小楼的风格也很雅致,颜值颇高。

靠近桃花溪的一侧,全部用了玻璃,做成飘窗的感觉。

其它三面墙也采用了大量的玻璃装饰,从每个视角看向外面,都能邂逅不一样的风景。

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这里重新发现阅读之美。

让所有人在知识前拥有平等的权利,给村民和孩子创造一个体面的阅读环境,是馆长袁晓龙在月洲村创办月溪花渡的初衷。

袁晓龙还说,去图书馆拍照成为当下观光旅游的常态,月溪花渡欢迎读书人,谢绝观光客,请大家不要打扰想来这里读书的人,乡村不缺旅游景点,乡村真正缺少的是文化高地,而图书馆就代表着当下最先进的文明,希望来月溪花渡的朋友,能把阅读当作是一种习惯,这才是最好的打卡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