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511025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推荐于2017-09-18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一首诗歌作品也是一首歌词。因为作品的创作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合作完成的。在诗人席慕容写好之后因为方便演唱的原因而进行过部分修改。为了方便说明这里先简单说明一下诗歌和歌词之间的区别:诗歌是以表现情感为主而不是非常注重音乐性。诗歌关注的是一种内在的联想节奏。所以才会有田汉《义勇军进行曲》除了聂耳无人可以完美谱曲的典故。至于具体的区别不在此讨论。
分析这首作品的写作背景主线要从诗人席慕容的角度,其次才是歌唱家德德玛。于是写作背景就要从时代背景开始展开:
1、籍贯内蒙却无缘见到草原,从43年生于重庆到亲临草原的寻根之旅中间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中间所有的草原印记都来自父母的讲述。如在作品《狂风沙》中这样写道:【一个从没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这就给诗人的写作留下了深层次的背景元素。
2、从50年代初而父母离开大陆之后直到离世都没有再见到一次草原。草原除了是诗人的故土之外也是对父母的思恋之情,父亲就是草原,母亲就是河流。所以有了诗人的真情流露:40 多年了,爸爸、妈妈,我终于来到草原了!
3、席慕容作品成名是在八十年代,当时台湾诗坛出现过大量的【隔海望乡】的作品,他们真实的反应了一代人远离大陆的骨肉分离之痛苦。对席慕容作品中的乡愁元素有部分影响,可以这样说《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并不是席慕容一个人的歌,而是代表一群人的情感体验。(此点对于提问的写作背景只能起部分作用)
说完时代背景之后简单说一下与歌唱家德德玛的关联。是德德玛了解席慕容的经历之后收到感动而与席慕容建立联系并通过交流达成了创作一首歌词的想法。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0-05/05/content_13467458.htm 小青蛙跳着走go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2018-03-30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一首诗歌作品也是一首歌词。因为作品的创作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合作完成的。在诗人席慕容写好之后因为方便演唱的原因而进行过部分修改。 1、籍贯内蒙却无缘见到草原,从43年生于重庆到亲临草原的寻根之旅中间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中间所有的草原印记都来自父母的讲述。如在作品《狂风沙》中这样写道:【一个从没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这就给诗人的写作留下了深层次的背景元素。
2、从50年代初而父母离开大陆之后直到离世都没有再见到一次草原。草原除了是诗人的故土之外也是对父母的思恋之情,父亲就是草原,母亲就是河流。所以有了诗人的真情流露:40 多年了,爸爸、妈妈,我终于来到草原了!
3、席慕容作品成名是在八十年代,当时台湾诗坛出现过大量的【隔海望乡】的作品,他们真实的反应了一代人远离大陆的骨肉分离之痛苦。对席慕容作品中的乡愁元素有部分影响,可以这样说《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并不是席慕容一个人的歌,而是代表一群人的情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