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机票贪便宜摊上大事!总领馆都发文提醒了

 恬淡如意 2019-07-08

网上的一些机票代理商常常打出“特价机票”的幌子,

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利用与消费者双方信息不对等,

导致消费者在购买“特价机票”后掉入陷阱

6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布里斯班总领事馆讯——

购买特价转让机票被逮捕

华人男子小韩在澳大利亚看到了某中介广告:超低价出售从布里斯班到凯恩斯的机票,正好小韩想带着家人去旅游。

当时的中介就告诉他:机票是别人转让的,不能更改乘机人信息,但澳洲境内航班没人检查登机人证件信息,自助打印登机牌即可登机。

小韩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付了钱,买了票,一家人满心欢喜地搭上了飞往凯恩斯的飞机。

可没想到,

这个贪小便宜的心理,

酿成大祸!

他们一下飞机,就被澳大利亚联邦警察(Australian Federal Police)逮捕了。

警方告诉他们——

因使用他人信息乘机,小韩一家违反了澳相关法律,警方据此提出刑事诉讼。

小韩一家傻了眼。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澳洲的相关法律规定:

澳洲机票不能更改乘机人信息

澳大利亚明文规定↓↓↓

使用虚假信息或他人名字搭乘航班违反联邦法律规定,将被起诉并被法庭定罪和记录在案。



其实,澳大利亚境内航班实行网上自助值机(乘客到达机场后自助打印登机牌即可过安检登机)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乘客出行,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同时降低机场人力成本。

但是这也导致了,很多人怀不轨在其中牟利,以低价格转卖二手澳境内机票。小韩一家正好中招了...

因买低价机票出事的不止小韩一家,不久前,一个中国女留学生被航空公司罚款12万,还被永久禁飞

买特价机票被加航禁飞并罚款


六月初,一名中国女留学生上了外媒头条,因为买特价机票被航空公司拉黑,视为犯罪分子,永久禁飞,还追罚1.8万美元(约等于12万人民币)……

图片来自中国民航资源网

25岁的小钱(Ann Qian),与不少加拿大留学生一样常常在微信上购买“特价机票”。

她通过微信号名为“CaptainCooll”买了一张5折的由多伦多至温哥华,再飞到上海的机票,但没成想“CaptainCooll”用偷来的信用卡为客户支付加航的机票费用,她被引火烧身。

根据Ann 提供的微信截图,卖家声称可以买到加航员工高达50%OFF的折扣机票。

事实上这个“CaptainCooll”一直使用偷来的信用卡帮那些“毫无戒备”的乘客订购他们的机票,来赚取他们的钱。

小钱此前去皮尔逊国际机场准备乘坐加航班机,结果却被拒绝登机,航空公司更向她表示,她已被列入“禁飞”名单内。

“我非常震惊,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张名单上...”

更悲剧的是她还花了$3,600买了之后飞往上海的机票...

知道自己被骗了之后,小钱立刻用微信联系“CaptainCooll”要求退钱,但遭拒绝,之后不出所料,“CaptainCooll”将她拉黑,从此消失无踪;

出国买机票,除了上述这些被中介诈骗的例子,以下这个问题你也需要注意了:

晒机票,名字打码也会信息泄露

每家航空公司都有用来专门用来预定和管理旅客信息的分销系统,万一这个系统出现BUG或者崩溃,黑客就可以使用根据你晒的机票,获取你的个人信息。

很多人会觉得好奇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泄露了能有啥问题?

简单说黑客可以轻易查看和修改你的旅行信息,可能带来以下几个重大风险——

你积攒的旅程可以被人兑换到指定账户;

你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护照号、出生日期被掌握;

你付款信用卡号等敏感信息也会被掌握;

退订你的机票退款到自己账户......

举个简单例子说明一下黑客想盗你的信用卡是多么容易:

假如李先生预订了从奥克兰飞往北京的航班,5分钟后他收到了航空公司(假冒的)发来的确认信用卡信息的电子邮件。

这封邮件中显示了他的姓氏、目的地和其他所有准确预订信息。所有信息都符合,李先生很可能就会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并提供自己的信用卡信息。

(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 分享全球旅行资讯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