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锡武:笔耕不辍 墨迹飘香

 云淡GT 2019-07-08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研习丹青诗文,深谙国画之道,被誉为“西南一枝梅”“蜀国牡丹花”。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勤奋有加,笔耕不辍,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为提升和传承巴山画派影响力发挥着余热。他叫卢锡武,高级工艺美术师;四川省黄埔后代联工委常委;巴山画派卢锡武工作室负责人。

卢锡武:笔耕不辍 墨迹飘香

受邀参会 推广巴山画派

今年78岁的卢锡武祖籍福建,但他是土生土长的达州人。虽说已近八十高龄,但是卢老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性格开朗,而且还特别健谈。记者在采访他的前一天,他刚从湖北随州回来,据他介绍,这次去湖北,意义非凡,收获颇丰,见到上门采访的记者,卢老更是津津乐道。

三个月前,卢锡武接到了来自湖北随州市炎帝故里名胜风景区管理局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乙亥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活动,特别是希望能把他蜚声中外具有“西南一枝梅”和“蜀国牡丹花”之称的画作挂上风景区的“思贤祠”和接待大厅。要知道,“思贤祠”是风景区专门用来接待国家领导人和中外知名人士的场所,平时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接待大厅是风景区的门面,也是一种形象展示大厅。能接到这种活动的邀请,意义重大,让卢锡武感到的是一种肯定和信任,他专程去了一趟随州。

湖北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炎帝故里,每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就在这里举行。通过对活动的仔细了解,卢锡武向风景区负责人提出了一个请求,他会无偿送上自己的画作为活动助兴,但希望能让他在这次活动期间举办一个巴山画派的画展。让卢锡武没想到的是,他的请求很快得到当地政府的同意,并承诺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为他的这次画展造势。

“通过这个平台来推广我们的巴山画派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卢锡武说道。

卢锡武:笔耕不辍 墨迹飘香

△卢锡武画作

精心创作 巴山画派争光

卢锡武马不停蹄赶了回来,为这次活动,他不敢有一丝懈怠。他原来是时间宽裕,闲里作画,再加上在三年前,他得过一次脑溢血,幸亏妻子多年来照顾他有了一些急救知识,赢得了抢救时间,才把命保住。所以,这些年卢锡武不会忙里作画,更不能太劳累。但这次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加班加点,他甚至还请了一个按摩师,每天下午在他作画间隙为他按摩,因为长时间的站立弯腰动笔,对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和挑战。

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精心创作,卢锡武带着四十幅诗书画参展作品以及专门为风景区“思贤祠”“接待大厅”创作的巨幅画作《春融国色》《神农古梅图》《盛世牡丹拜炎帝》前往湖北随州,参加这次盛会。

卢锡武如期在炎帝庙的神农书院举行了“巴山画派”卢锡武“诗书画精品展”开幕式和向故里捐赠书画仪式。这是祭拜活动开展十年以来首次举办的诗书画展览,更是巴山画派的作品在如此盛大活动上展览的第一人,四十幅代表大巴山高水准的诗、书法作品还有国画齐亮相,引来上千人观摩,受到了官方还有民间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誉,具有巴山特色的画派风格也在这次活动中“一炮打响”。卢锡武在现场更成了媒体的焦点,同时也受到了贵宾礼遇,他更感受到了巴山画家在这里受到的尊重,巴山画派卢锡武工作室“诗书画精品展”的成功举办也拉开了祭拜活动的文化序幕。

“这两个月的苦心创作是值得的,因为更多人了解了我们巴山画家和巴山画作。”卢锡武说道。

卢锡武:笔耕不辍 墨迹飘香

△卢锡武(右)与夫人陈代玉(左)

德艺双馨 精彩笔墨人生

作为巴山画派的负责人,年迈的卢锡武没让自己闲下来,他每天还是五点钟就起床,原来一天时间就可以作一幅画,但现在需要三天时间,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对艺术追求的热情,在妻子的精心照顾下,他现在的身体还比较硬朗,所以,作画几乎还是他生命的全部。

七载笔墨人生,真可以用硕果累累来形容,在大巴山地域书画界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他一生拥有太多的唯一。唯一获得高级职称、唯一获得当年国家总理亲自颁奖“全国优秀工作者”,唯一在南京中山陵国际梅花节举办个人画展、唯一获得中国传统文化“孔子金像奖”、唯一在四川党校破例培训的书画家等等。不过自谦自律的他从不主动跟人提起这些荣誉,他始终坚持做事三原则,一是做人讲品行;二是办事讲原则;三是从艺讲真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明年,他计划把巴山画派卢锡武工作室的牌子挂到河南和山东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巴山画派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知道巴人故里达州的魅力。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文化人士的责任和担当,打造巴山画派也是我毕生的追求。”卢锡武说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