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提琴演奏家徐嘉良作品 《 殇 》 音 乐 散 文 欣 赏 作者:胡玉林
漫漫黑夜,是最纯粹的安静。银色的月光透过窗棱洒在地扳上。推开窗,远处传来女子的吟唱,听,低婉,哀怨,忧伤……… 随之大提琴浑厚伤感的旋律,伴着女子的吟唱,低沉,舒缓而凄凉,缓缓地流淌在这迷离的静夜里。潇潇的雨夜敲窗而至,那分明是天宇深处飘下的泪滴,融化在这妩媚的桑苍、低婉的琴弦里。播种心事,让紧握心底灵魂的懦动,爬起抖落红尘,舞动谈沫凄婉的羽翅,追逐着这擅动的心弦,忧郁而华丽的飘飞之上,印映入这流动的苍宇之中。
我一直喜欢大提琴的音色,它音色纯厚,宽广而温暖。它忧伤独特的表现,是其它乐器无法比拟的。还是第一次被大提琴的音色所打动。《殇》如果作家没有生与死极大的领悟,他是写不出这感人至深又富有哲理的作品的。
这一夜,我失眠了。一盏灯,一杯咖啡。又听到这首迷人的音乐,依然是如此动人。细细的品味音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音符都是动情的,深沉而温婉。音乐引导我走进这寂静的小路,漫天是秋的凉意,树梢上还有金黄色的叶子飘落,这便是这首曲子为我最初营造的怀旧氛围,这浪漫优美的旋律,让我陷入深深的回忆。
回忆是痛苦的,尽管往事己被无情的岁月尘封,可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不知留下多少遗憾。有人说:徐嘉良是为大提琴而生的,也有人说:这首曲子经过徐嘉良的演凑的如此细腻而丰满,并没有放纵的感觉。大提琴和徐嘉良的一唱一合,互诉衷肠,那么有感染力。他全身心投入,散发着一种激情的慷慨,又饱含悲凉的气质,他不是用乐器拉出来的,他是用灵魂深处凑出来的。他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演凑出如泣如诉的天籁。
这首经典音乐如此动人,改变的是我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不变的依旧是那份衷爱。在静静的夜,我眼睁睁的看着这首音乐被衰胁而去,也许他是为《殇》词曲而生,无可替代的无可挽回的心音断绝,这座城市早己深深的陷入在这梦境旋涡当中,只有我还在独自伫立在窗前,久久凝视着万家灯火,一切的音乐,一切风暴在我心中席卷而过,这首曲子折磨得我难以入睡,想起这个夜晚那个吟唱的女子,是多么的渺小,多少的无助,生活又是多么的无耐。感谢上苍给我的仁慈,感谢上苍让我聆听到这样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