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是指中国岭南地区文化,涵盖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民俗节庆、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在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多方面,岭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岭南学术思想,吸取由中原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如江门学派等。在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中西文化交流,孕育和产生出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的一代先进人物。岭南的文学艺术雅俗并茂,岭南画派、粤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诗人张九龄、陈献章享誉全国,电影最先从岭南传入。岭南教育近代更领教育革命之先。伊斯兰教、佛教较早从海路传入岭南,惠能创中国化佛教——禅宗南派,影响及于全国以至世界。 粤北地区的摩崖石刻,这种与山岩并存的千年诗文,更属于岭南文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承载了先人创造的精深文学和书法艺术,还留给后人可以触摸的人文脉络,不但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勒石内容更是研究中国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社会风貌、政治典制、宗教哲学、地理人文等等珍贵史料。磨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的磨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因此摩崖石刻是专指文字石刻。 摩崖石刻多为历代政要或文化名人所题,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千百年来,作为历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抒发情感的一种形式,他们总是喜欢勒石题壁以寄托精神。他们或寄情于山水,或留恋于自然景观,往往兴致所致,泼墨唱和,于是就在悬崖峭壁上、深邃洞府里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刻工精湛的摩崖石刻。现在中国有多处地方保存着许许多多的重要的磨崖石刻,更有些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文采集的摩崖石刻拓片主要集中在中国岭南的粤北地区,充分展现了粤北地区自唐代至民国时期的碑刻碣石所透露出的古代文学、书法、绘画、哲学、宗教、政治典制、经济发展状况及人文自然景观等众多信息,对研究岭南文化特别是粤北地区的历史进程、文化艺术、朝代演替、社会风貌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粤北地区的摩崖石刻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给后人留下一笔珍贵的自然遗产。 以上采集的拓片主要来自粤北区域的摩崖石刻,分布在韶关市辖区的丹霞山、南华寺、乐昌,清远市及英德、阳山、连州等多个地市县区,尤其英德地区的观音岩、碧落洞、南山等地数量最多。这些拓片及其展示的内容对于研究岭南文化特别是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甚至军事等方面都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