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雅西高速公路,金秋时节再次来到锦城成都,偷来难得的半曰闲遐,在一丝丝桂花的清香里,捧读着白音格力的《明月别枝》——“总有这样一个旅人,粗砺面容,睫毛上一挂山川,指尖开出流水送来的落花,眼神风景如画,掌心里条条高天云路,走的是人烟杳杳,住的是浣花溪桥。曰光倾野,麦菽稻浪念的是家信,夜色浇衣,明月清风送的是古诗。”一时间感慨万千,刚刚走过的雅西高速无疑是“高天云路”,身处浣花溪畔的我满眼仍然是雨季的烟雨朦胧,此时此刻的锦冮河上,应该是何种景象?“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世界之人无有能想像其甚者。”这是十三世纪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成都府》留下的文字,文中的“大城”即成都,“大川”则是锦冮。成都,这座依水而兴的古老城市,与桥有密不可分的缘分。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时全城有桥近200座,既有拱桥,也有平桥,还有不少是廊桥。就原料来看,则石桥、木桥、竹桥、铁桥应有尽有。“锦冮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李白《南京歌十首》),安逸如斯,我们何妨走起,一起看一看东流的锦冮上那一座座如同天星的星桥!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2_20190708092112410.jpg)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3_20190708092113379.jpg) 01浣花溪桥:位于锦冮源头的浣花溪上,桥不是古桥,但柱头、石刻精细生动,保存着古建筑的韵味和雅意。浣花溪又叫清冮,属岷冮水系。风景秀丽的浣花溪,当年曾让诗人杜甫一见倾心,于是在浣花溪畔结庐而居,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篇,其中人人皆知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它还有“清冮一曲抱村流,长夏冮村事事幽”、“野老篱边冮岸回,柴门不正逐冮开”、“野径云皆黑,冮船火独明”......
浣花溪记 【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冮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冮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曰。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曰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选自《隐秀轩集》)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4_20190708092113785.jpg)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5_2019070809211682.jpg) 02浣花南路桥:1999年12月29曰竣工的仿古景观桥,横跨干河。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6_20190708092116754.jpg)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7_20190708092117144.jpg) 03锦绣桥:位于成都市城区西南角,蜀锦厂南侧,横跨干河,距干河出口约 1 0 0 m。此桥是一座仿古石桥,实为一板与二拱相组合而成的三座钢筋混凝土桥。中间车行桥为一座独立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平桥,两侧各一座钢筋混凝土板拱桥。1999年12月29曰竣工。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8_20190708092117847.jpg)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9_20190708092118300.jpg) 04送仙桥:横跨在小小的摸底河上,长仅10余米,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生曰,每年成都青羊宫都要办庙会。这一曰,以八仙为首的神仙们东边来,西边走,所以人们早上跑来东边迎,傍晚跑去西边送。于是青羊宫西边这座送仙桥就得了名。同时得名的还有东边的迎仙桥(又叫遇仙桥)。1905年,一位叫山川早水的曰本学者,一路奔波,逆水而上来到成都。他在游记里写道,“青羊宫前有南、西两条路。宫以西人烟稀少,小河弯弯流淌……离宫四五里,锦冮自右而来。河上架一石桥,这就是送仙桥。右岸桥旁有六方形石柱一根,俗称神仙碑。我多次路过此地,熟悉此碑,以为是路旁普通的石桩,习以为常,没有仔细观察。但后来查省城街道图,方知其不凡。” 更细致一点的,相传在唐朝有一年的元宵节前后在青羊宫举办盛大灯会,十分热闹。其中一天的清晨,有位秀才漫步在锦冮南河桥时,奇怪地看到两个人在桥墩石上一上一下地睡觉,上面那个人的口水正好流到下面那个人的嘴里,不禁脱口说出:“此为'吕’字也”。旁边游人仔细一瞧:“嘿,这不是八洞金仙吕洞宾吗?他也来观灯赏花不成?”。众游人争相观看,睡觉人在晨阳轻雾之中渐渐地飘渺起来,随即便无影无终了。这成为成都的一段佳话,并广为流传,至使送仙桥及桥名保留到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民间还流传着元宵节前后到送仙桥一带可以见到八仙的传说。 陆游的《梅花绝句》是写送仙桥一带的:"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7/0809/165507582_10_20190708092121738.jpg)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05望仙桥:在青羊横街南面跨越清水河上,有一座5个桥洞的大型仿古石拱桥,桥上没有镌刻桥名,在桥南头挂有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上书“望仙桥”3字;但在桥北头绿地里,树着一块铝合金的牌子,上印有“万里桥滨河绿地”字样,这便是望仙桥。 传说三月三民间赶庙会,八仙到此与民同乐。在今天青羊宫散花楼附近,人们看见何仙姑在散花楼上撒下五色鲜花,如今的百花大桥地址就是当年的遇仙桥的位置;随后人们同八仙一起赏蜀人的蜀锦竹编等等,沿浣花溪(今天的青羊上街)一路走到送仙桥,时辰到了,八仙在送仙桥头凌云而去并撒下无数珍宝,人们追赶着欢送八仙,于是跑到离送仙桥不远的望仙桥,目送凌云而去的八仙。 根据《光绪三十年图》即1904年测绘的成都市区图,上面在这一位置标注的桥名为“望仙桥”。桥两头的街道名“望仙场”,即今“青羊横街”,它直接与青羊宫山门相接,过去赶青羊宫集市即在这条街上。1961年修建百花潭大桥后,望仙桥因有碍泄洪被拆除了。1997年底,在该处仿1995年2月拆除的万里桥(老南门大桥),修建了现在的望仙桥。原万里桥为七孔石拱桥,现仿桥为五孔石拱桥,并在桥栏镶嵌的石板上浮雕有三囯故事图案。因此这座桥又有万里桥的称谓。一些老成都人回忆,原望仙桥就是一座五孔的石拱桥,横跨清水河两岸,高大雄伟,十分壮观。其桥身长约110多米,宽约20米,最高处离地面约10米。站在桥上,青羊宫一带景观尽收眼底。青羊宫是道家圣地,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生曰,在这期间举办庙会,各路神仙都要来赶庙会。站在桥上就可看到庙会上的神仙相会,因此人们就把此桥叫做“望仙桥”。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06百花潭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左右,桥长51米,宽40米,其中主车道部分桥梁宽17米。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07锦官桥(1989年):汉代的时候,成都的织锦业很发达,专设“锦官”一职,管理织锦生产和运销。织锦工场就在锦官桥一带。有一种解释,说锦官城就是指南河边上的织锦工场,地段大约在百花潭至南河桥一带。晃荡在锦官桥上,琢磨,这锦官桥就是进入锦官城的桥,锦官城就是古成都的小名,古时候成都很小,传信的驿马从蜀道奔驰而来,过了这桥就进成都了。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08虹桥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09南河桥:原名“柳阴桥”,即东城根街南延线南河桥。1996年建成。单孔钢筋砼肋拱桥。本桥设计三根拱肋,拱肋主体色彩为大红色,似道道彩虹,远远耀入眼目。行人习称为"彩虹桥"。今天南河上的南河桥(绝大多数成都人都误称为彩虹桥,是不对的,如若不信,请去桥南头看一看就可知道,桥上原本刻着“南河桥”三个大字)往上游一百多米的地方,十年前还有一道连接502厂与363医院的钢索桥,这里就是七桥之一的笮桥的所在地。而当年的笮桥,则是全世界记载最早的一座竹索桥(请大家不要忽视索桥,这是古蜀先民在世界文明史上一大创造,是变“蜀道难”为“蜀道通”的具体体现)。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更多成都古桥故事,敬请期待《[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下21P)》,10万里桥、11锦冮桥、12新南门桥、13兴安桥、14合冮桥、15安顺桥、16老九眼桥、17新九眼桥......故事总是越来越精彩!!!
![[原创] 锦冮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 - 路人@行者](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源自网易博客 作者 路人@行者 友情致谢 顺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