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13年王兴的一个访谈,他提到了一个事情。2001年他在大学里就接触到了多点触控技术,但是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在2007年的时候,苹果把这个技术用在了iphone上,从此成了一个改变世界的东西,这给他了极大的震撼。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很多东西你早接触到,并不代表什么,你要能看到这个东西背后的可能性。这需要很敏锐,也需要承受很多失败,不停尝试,不停努力才有可能加上一点运气才会遇到。所以他说自己过去的经历不算失败,而是在走向成功的路上。 他很推崇一本书,书名叫做《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过去我分享过读书笔记。里面有些内容写到——“有限游戏参与者必须经过挑选。虽然在被选定成为律师、骑术表演或昆达里尼瑜伽修行者后,你不是必须继续承担这些角色......有限的游戏目的在于赢得胜利,一旦获胜,头衔即是结果。无限的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前者在边界内玩,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束,限制于规则,有特地的赢家。后者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也没有赢家,它的目的在于将更多的人带入到游戏本身中来,从而延续游戏。”所以王兴说自己享受的是过程。 我发现最近这些年,给人印象很深刻的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互联网行业。黄兴和黄峥是典型代表。他们给我的感觉是——纯粹。或者说一开始就有利润之上的追求。而能做到这样,一般肯定是经历了认识世界的这一过程,或者说是至少初步得出了结论。我回头想了想我认识的觉得水平很高的投资者,基本上也都经历了这一过程,而且最好的个别几个,也很纯粹。纯粹代表他们更享受过程,而结果不重要,并且在没有王兴所说的那一点点运气的时候,大家对不如人意的结果也很接受。投资本身相对于其他来说更接近无限游戏,而大家享受的就是无限游戏。 在这些人享受无限游戏之前,我觉得应该都是经历了“认识世界”这个过程。我觉得从出生以后人就开始认识世界,但那样的认识是生物性的,带着天真的本能。当青春期或者成年期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才可能去主动认识这个世界。一个代表性的节点是提出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脑子中都闪过这个问题,但是也就只是闪过,有小部分人会去思考一段时间,但也仅止步于此。只有非常少非常少的人会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后找到一个自己的答案——即使是初步的答案。然后在时间和岁月中去丰富认知的内涵。 王兴说他在入学清华的时候问过老生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姐姐的回答是边走边想。他觉得也算解答了这个问题,因为人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到终点才可以看到答案。他们对于世界都有一种企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遵循的是几千年来哲学上说的这个过程。马斯克也是一样,十多岁的时候就有改造世界的想法。我觉得这个对人的成长和达到的天花板都有很大的关联。 这些年也算见过不少的投资者。买方,卖方,我觉得大部分人的研究或者认识都存在的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是没有重点,或者是永远抓不到重点、重要逻辑。我一直觉得是大家都成长的太快了,从而跳过了“认识世界”的过程。归纳、演绎、然后试图达到本质。这样的能力从何而来?演绎建立于扎实的归纳基础,归纳来自于大量的信息处理,而大量的信息就来至于你去认识世界的这个过程。 “认识世界”其实是所有基本面投资者做的第一个深度研究。即使,我们只是得到了我们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个真相,但是这个真相能支撑你穿越虚无的时空。这个是无限游戏背后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