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烧伤名“痂”陈郑礼博士医生站受伤后,伤口是“包扎”还是“敞着”? 有些人选择“敞着”,即“暴露疗法”, 理由是:伤口需要透气,敞着才能结痂, 要尽快结痂,痂皮一掉,里面就好了; 如果使用包扎疗法,容易把伤口“捂烂”。 从专业角度来讲, 我建议尽量采取“包扎疗法”, 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伤口所谓需要“透气” 其实是需要风干,也就是让空气把水分带走,使渗出的液体可以“结痂”,伤口在痂皮的保护下可以更快地愈合。 但是,这种自然愈合的方法只适用于较轻的伤口。一旦伤口较深,很容易在痂下形成积脓,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在伤口4天左右,虽然伤口结痂了,周围却越来越红肿、痂皮下还渗出脓液的原因。 2、纱布本身是透气的,而且可以吸收创面的渗液以及分泌的汗液 很多患者之所以觉得伤口一包扎就被“捂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里面使用了错误的药膏。 早期不宜使用任何油性药膏,如“湿润烫伤膏”、“京万红”、“龙珠软膏”等。尤其是泰国“青草膏”,里面含有酒精,会刺激伤口,只能用在正常皮肤上,禁止使用于创面。 3、使用暴露疗法,药物无法长时间作用于伤口表面 使用暴露疗法,大部分的药膏都会在短时间内风干,而风干后的药膏薄膜所起的作用一般只能起到隔绝外界细菌的作用。 所以暴露疗法需要一天多次地涂抹药物以便于持续作用伤口。 包扎疗法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头面部、会阴部一般不采取包扎疗法 并不是因为不需要包扎,而是难以包扎。 如果创面较深,如火焰烧伤或者热压伤,还是应该包扎起来。 2、包扎要有一定的厚度和紧度 紧是为了纱布能完全吸收渗液,厚是因为一旦渗液渗透纱布,外面的细菌就会通过湿纱布进入内层。 3、不能直接使用纱布接触创面 纱布直接接触创面会导致粘连伤口,所以纱布里面需要使用药膏或者油纱布。 目前的新型敷料可以有效吸收渗液并防止粘连。 总结 综上所述,创面或者伤口,能包扎最好还是包扎起来。 除非是比较轻的伤口,经过医生的判断,不需要包扎或者是难以包扎的部位。 如果选择暴露疗法,最好一天数次涂抹药物;一旦出现周围红肿、疼痛、流脓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转为包扎疗法。 作者介绍 陈郑礼医生,上海长海医院烧伤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年均接诊病人约1.8万人次。擅长:感染伤口;疤痕防治;低温烫伤。2016年因成功救治10例大面积危重烧伤病人,立“个人三等功”。兼任上海市卫健委烧伤科质量管理中心秘书,参与上海市烧伤外科学规范的制定与落实。 ★《烧伤名“痂”陈郑礼博士》第四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