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托雷多,历史的声音在这里回荡

 洮阳浪子鸿都客 2019-07-08
笨笨
原创
2019-07-05

西班牙葡萄牙欢乐行之六

       离开十二世纪自然公园,前往古城托雷多。
       想起格列柯的名画《托雷多的风景》,一条被绿树环绕的河流, 围绕着依山修建的城市, 大教堂的塔尖是它的中心,小城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恬静而庄严……
      格列柯的画作中,纤细而扭曲变形的风景和人物,夸张浓郁却又阴暗如晦的颜色,表现了非常明显的中世纪哥特风格,其中却又加入了激烈的个人情绪和思想,总感觉它像有一种精灵般地诱惑却又有魔鬼般的威慑,一种半推半就、一种欲迎还拒的魅力。

     《托雷多的风景》就是这样深深打动人心的作品,尤其是在教堂上空云层中闪耀的那团亮光,像是在呐喊又像在诉说,像是在拯救又像在震慑。
       这就是托雷多,曾是西班牙古都的托雷多。在这里生活了大半生的格列柯他到底要表达什么?这位出生于威尼斯,幻想成为西班牙宫廷画家却在马德里受到排挤的画家,在迁都后失落的托雷多贵族中找到了知音,从而扎根在托雷多并为这座城市贡献了很多名作的画家。他在 《托雷多的风景》中表达的是对托雷多的依恋还是惋惜?是对托雷多的颂赞还是挽歌?

       可我知道,西班牙著名的骑士堂吉诃德的冒险生涯就是从托雷多开始的。托莱多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首府,《堂·吉诃德》的全名就是《拉曼查的机敏堂·吉诃德传》。而且,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开篇就这样交代了:“不久以前,就在拉曼查地区的某一个村镇,它的名字我就不提了。这里住着一位绅士,也许他更喜欢人们称他为骑士老爷。这种人家通常都有一支竖在木架上的长矛,一面古老的盾牌,一匹干瘦的劣马和一只对人乱叫的小猎狗。”

      产生堂·吉诃德的托雷多,你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托雷多位于马德里西南70多公里处的一个山丘上,是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的首府和托雷多的省会。 

       托雷多是经典的历史名城,历史的尘埃在这里层层叠叠的堆积成山。公元前192年被罗马人占领。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并在此定都。公元711年又被阿拉伯人攻陷,成了阿拉伯人的首都。1085年,摩尔人后裔阿方索六世收复托莱多,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国都和全国主教中心。

        阿方索六世下令保护当地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历史遗产,允许已有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种形态的文化并存,这才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的托雷多。

      中世纪的托莱多,是一座拥有20万人口的城市,既是西班牙的首都,也是欧洲重要的政治、文化、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之一。1561年腓力二世把都城迁到马德里,托雷多的重要性才开始下降,它的大城市的地位也从此不保,但宗教地位依然未变,至今仍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驻地。

      托雷多主要的旅游景点。

托雷多主要的旅游景点

      这就是托雷多!

      从观景台居高望远眺望全城,古城风貌尽收眼底。

这就是托雷多从观景台居高望远眺望全城古城风貌尽收眼底

      跟现实中的景色对比,格列柯的名画《托雷多的风景》的确抓住了托雷多最基本的景色。

       高耸的教堂、各种寺院、修道院及王宫,各种各样的建筑密密麻麻,向我们展示着托雷多的前世今生。
  左边尖塔较低的是圣胡安教堂和修道院。圣胡安教堂和修道院是火焰式哥特建筑。这座修道院的建造者就是统一西班牙、击败葡萄牙、从阿拉伯人手中收复格拉纳达、资助哥伦布远航并开启了西班牙大航海时代的那位伊莎贝拉女王。圣胡安修道院兴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庆祝击溃葡萄牙,以及她与夫婿费尔南多二世的孩子出生。原本他俩打算自己死后也葬在这里,不过后来进了格拉纳达后,便埋骨格城了。
       中间尖塔高耸的是托雷多大教堂。

       阿尔卡萨城堡位于托雷多最高处,古时曾是罗马防御城堡。这座城堡曾经因为战争被毁了好几次,后来于16世纪重建阿尔卡萨王宫,宫殿刚建好国王腓力二世就决定迁都马德里。原计划作为西班牙王宫的这座城堡也被用作其他用途,如皇室监狱、军队营房、丝绸作坊等,现在是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图书馆和军事博物馆

       在这里和历史站在一起。

       塔霍河逶迤流经古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天然的护城河。古老的圣马丁桥,建于十三世纪,桥头矗立着两座防卫塔。

       城北建有城墙,地理位置险要,能攻易守, 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城北建有城墙地理位置险要能攻易守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逝者如斯,千年沧桑随着塔霍河的流水流去。

逝者如斯千年沧桑随着塔霍河的流水流去

  这里是从停车场去往托雷多古城的入口。

这里是从停车场去往托雷多古城的入口

  经过四层扶梯,我们来到城区。

经过四层扶梯我们来到城区

   从平台上望去,城市和田野一览无余。70多处哥特式、摩尔式、巴罗克式和新古典式的各类教堂、修道院、王宫、城墙、博物馆等大型古建筑错落有致地依次铺陈开来,各种形状的屋顶争妍斗艳,和谐共处,却唯独没有现代建筑。我突然想,如果把高迪的作品放在这里会怎么样,大概是不和谐的。

从平台上望去城市和田野一览无余多处哥特式摩尔式巴罗克式和新古典式的各类教堂修道院王宫城墙博物馆等大型古建筑错落有致地依次铺陈开来各种形状的屋顶争妍斗艳和谐共处却唯独没有现代建筑我突然想如果把高迪的作品放在这里会怎么样大概是不和谐的
   建于19世纪的议会宫。
  托莱多被誉为“三种文化之都”, 几个世纪以来, 基督教、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文化在这里共生,为这座城市烙上了各自的印记。
建于世纪的议会宫托莱多被誉为三种文化之都几个世纪以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文化在这里共生为这座城市烙上了各自的印记

  红砖墙和装饰华丽的木门

红砖墙和装饰华丽的木门

  门楣上繁复的雕刻和徽章表示着往日祖先的荣光。

门楣上繁复的雕刻和徽章表示着往日祖先的荣光

       托雷多是山城,高高低低的道路、曲曲弯弯的小巷是托雷多的标志。

托雷多是山城高高低低的道路曲曲弯弯的小巷是托雷多的标志

  在这些老外眼里,我们这样的“老外”可能也是很怪怪的。

在这些老外眼里我们这样的老外可能也是很怪怪的
  修女嬷嬷的修养真好,任何地方的修女都是笑容满面,和蔼慈祥的。想起孟子老先生的话: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信不虚也!
  难怪现在太多的人脸上不是面无表情,就是贼态兮兮,都是胸中不正惹的禍。
修女嬷嬷的修养真好任何地方的修女都是笑容满面和蔼慈祥的想起孟子老先生的话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信不虚也难怪现在太多的人脸上不是面无表情就是贼态兮兮都是胸中不正惹的禍

  突出出来的阳台形状各异,多种多样。

突出出来的阳台形状各异多种多样

  国旗、城旗和欧盟的盟旗挂在阳台上。

  我想这里如果不是政府部门,就是具有极高的爱国热情。

国旗城旗和欧盟的盟旗挂在阳台上我想这里如果不是政府部门就是具有极高的爱国热情

  配上漂亮的窗帘别具一格。阳台窗户上的贴纸不知表达什么?也许是家庭旅馆的广告?

配上漂亮的窗帘别具一格阳台窗户上的贴纸不知表达什么也许是家庭旅馆的广告

  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融合了阿拉伯和罗马风格的穆德哈尔式或哥特式教堂、清真寺、西哥特或古罗马时代的房屋、犹太教堂或是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它们共处相生却并不排斥。

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融合了阿拉伯和罗马风格的穆德哈尔式或哥特式教堂清真寺西哥特或古罗马时代的房屋犹太教堂或是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它们共处相生却并不排斥

       托雷多保存完好的十六世纪面貌的石砌小路。

托雷多保存完好的十六世纪面貌的石砌小路

  正是这些起伏的石砌小路、小小的广场、红色砖瓦的房屋、带阳台的小楼构成了最具西班牙风情的小镇风貌。

正是这些起伏的石砌小路小小的广场红色砖瓦的房屋带阳台的小楼构成了最具西班牙风情的小镇风貌
  世界最大天主教堂之一的托雷多大教堂是哥特艺术的顶峰之作, 曾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住处。它最早是哥特人的宗教圣殿;摩尔人占领的三百年中是清真寺。1085年阿方索六世从摩尔人手中夺回托雷多时曾经许诺为阿拉伯人保留做礼拜的地方,但最终没有兑现承诺。1224 年收复后于1226年修建为天主教堂,但直到十五世纪才最终完工,可见高迪圣家堂要修300年的说法并不是个例。
  各种流派的建筑师, 在这座教堂内留下不同时代、 不同宗教的烙印, 是一座各种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
世界最大天主教堂之一的托雷多大教堂是哥特艺术的顶峰之作曾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住处它最早是哥特人的宗教圣殿摩尔人占领的三百年中是清真寺年阿方索六世从摩尔人手中夺回托雷多时曾经许诺为阿拉伯人保留做礼拜的地方但最终没有兑现承诺年收复后于年修建为天主教堂但直到十五世纪才最终完工可见高迪圣家堂要修年的说法并不是个例各种流派的建筑师在这座教堂内留下不同时代不同宗教的烙印是一座各种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

  

   活力四射的托雷多姑娘。

活力四射的托雷多姑娘

     卡洛斯五世王宫。

卡洛斯五世王宫

      教堂旁边的主教宫,是主教居住的地方。

教堂旁边的主教宫是主教居住的地方

       广场地上的托雷多地图。

广场地上的托雷多地图

  托雷多大教堂地位非凡,是西班牙的大主教座堂。大教堂外部所有的大门都非常引人注目,特别是正面的入口。正门由三道大门组成,分别是“地狱之门”、“赦罪之门”和“审判之门”。

托雷多大教堂地位非凡是西班牙的大主教座堂大教堂外部所有的大门都非常引人注目特别是正面的入口正门由三道大门组成分别是地狱之门赦罪之门和审判之门

      教堂内部装潢吸收了姆德哈尔等其他风格,可以说是一座各种建筑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庞大建筑群。

教堂内部装潢吸收了姆德哈尔等其他风格可以说是一座各种建筑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庞大建筑群

       托莱多大教堂内部金碧辉煌。

托莱多大教堂内部金碧辉煌

  站在教堂前面,小飞一脸严肃。

站在教堂前面小飞一脸严肃

  漂亮的托雷多导游。

漂亮的托雷多导游

  教堂外面广场上的垃圾池雕塑,这是我给它起的名字。刚看到它的时候,我很奇怪,怎么在教堂外面留了这么一处地方,里面扔满了垃圾?慢慢仔细看,却好像不是垃圾,而是一处雕塑。它的含意是什么?一直没有想清楚,大概表示教堂外面的俗世就像这垃圾池一样,必须经过教堂的感召,俗世才能得到净化吧?

教堂外面广场上的垃圾池雕塑这是我给它起的名字刚看到它的时候我很奇怪怎么在教堂外面留了这么一处地方里面扔满了垃圾慢慢仔细看却好像不是垃圾而是一处雕塑它的含意是什么一直没有想清楚大概表示教堂外面的俗世就像这垃圾池一样必须经过教堂的感召俗世才能得到净化吧

       突然发现垃圾池水里有教堂的倒影。

突然发现垃圾池水里有教堂的倒影

      

        教堂的倒影显示出另一种神秘与庄严。难道这是这个池子的另外一个作用吗?

教堂的倒影显示出另一种神秘与庄严难道这是这个池子的另外一个作用吗

  教堂和主教宫之间的廊桥。

教堂和主教宫之间的廊桥

     

      墙上的古老徽章。

墙上的古老徽章

       托雷多的政府机构。

托雷多的政府机构

       好像是犹太教堂。

好像是犹太教堂

      托雷多还是一座兵器之城。从中世纪开始,这里的工匠就以打造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剑刃和无坚不摧的甲胄而闻名。托雷多制造的刀剑就是品牌的保证。只可惜冷兵器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托莱多和它的铸剑工坊打造的兵器只能成为供人们把玩的工艺品。托雷多的刀剑有时也会提供给电影剧组拍摄影片,电影《指环王》就曾大量采购托雷多的刀剑。 

       托雷多现在还有许多制造刀剑的工艺品店。

托雷多还是一座兵器之城从中世纪开始这里的工匠就以打造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剑刃和无坚不摧的甲胄而闻名托雷多制造的刀剑就是品牌的保证只可惜冷兵器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托莱多和它的铸剑工坊打造的兵器只能成为供人们把玩的工艺品托雷多的刀剑有时也会提供给电影剧组拍摄影片电影指环王就曾大量采购托雷多的刀剑托雷多现在还有许多制造刀剑的工艺品店

  

  经常见到武士的装甲模型。

经常见到武士的装甲模型

        托雷多街景。

托雷多街景

      托雷多街景。

托雷多街景

  托雷多古城是西班牙历史遗迹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由于基督教徒、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几个世纪的共处,托雷多古城以“三种文化之城”而著称。在这里留存了教堂、王宫、城堡、清真寺和犹太教堂等文化和艺术遗产。当我们在街道上漫步时,不经意间总是能够看到融合了阿拉伯和罗马风格的穆德哈尔式或哥特式教堂、清真寺、西哥特或古罗马时代的房屋、犹太教堂或是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也正是这种艺术风格与文化氛围的穿插于碰撞使这种城市成为了一座露天的文化艺术博物馆。

托雷多古城是西班牙历史遗迹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由于基督教徒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几个世纪的共处托雷多古城以三种文化之城而著称在这里留存了教堂王宫城堡清真寺和犹太教堂等文化和艺术遗产当我们在街道上漫步时不经意间总是能够看到融合了阿拉伯和罗马风格的穆德哈尔式或哥特式教堂清真寺西哥特或古罗马时代的房屋犹太教堂或是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也正是这种艺术风格与文化氛围的穿插于碰撞使这种城市成为了一座露天的文化艺术博物馆

  救命啊!我的手被咬住了。

救命啊我的手被咬住了

  其实这两个威严的狮子头只是邮箱的投信口而已,据说摸摸它们的嘴可以带来好运,所以它们的嘴被来往的人摸得发亮。

其实这两个威严的狮子头只是邮箱的投信口而已据说摸摸它们的嘴可以带来好运所以它们的嘴被来往的人摸得发亮

  托雷多古城有一种叫“达马斯奇纳多”的金银箔丝镶嵌饰品,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工艺。金银镶嵌是一种阿拉伯装饰技术,做法是将金银镶嵌在价值低但是更坚硬的材料上(铁、青铜、钢、陶器、瓷器等),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在戒指、手镯、胸针、盘子上。

托雷多古城有一种叫达马斯奇纳多的金银箔丝镶嵌饰品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工艺金银镶嵌是一种阿拉伯装饰技术做法是将金银镶嵌在价值低但是更坚硬的材料上铁青铜钢陶器瓷器等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在戒指手镯胸针盘子上

  工艺师正在现场制作饰品。

工艺师正在现场制作饰品

  这是托雷多颇负盛名、具有130年历史,被誉为世界30个最负盛名的珠宝公司之一的卡瑞拉-卡瑞拉公司。

这是托雷多颇负盛名具有年历史被誉为世界个最负盛名的珠宝公司之一的卡瑞拉卡瑞拉公司

   看着城墙上刻着的文学大师塞万提斯给托雷多的题词:“西班牙之荣耀,西班牙城市之光。”在暮光中出城离开托雷多。

        虽然当年的刀光剑影已经远去,历史的风雨雷电却从未停止。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托雷多,居然数易其主,说明所谓天险其实总是靠不住的。如今的托雷多铅华褪尽却并不萧索。

       游人如我们来了又去了,可托雷多却一直矗立在这里,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光耀、它的荣誉和它的创伤。在黄昏的落日里,它没有感伤,只有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