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年授衔时,此人已经担任省委书记多年,为何仍被授予上将军衔?

 舒溪河畔 2019-07-08

小苹果看娱乐 

1955年授衔的时候,全军共产生了一千多名将帅,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军衔既是对他们过往成绩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誉和激励。当时评衔的标准除了要看资历和战功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已经转到地方工作或者已经脱离部队的同志均不在这次评衔之列。因此一些曾经战功赫赫但建国后却转到地方工作的同志就遗憾的与军衔失之交臂了,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当属程子华。

程子华是山西运城人,参加过广州起义,红军时期曾任过红25军的军长和红15军团的政委,他这一时期的搭档徐海东是55大将;抗日战争时期程子华是冀中军区的政委,他的搭档吕正操是55上将;解放战争时期程子华担任过4野第13兵团司令员,辽沈战役中指挥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为锦州战役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程子华的资历和战功,55年至少也是个上将。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他就转到地方担任了山西省委书记,因此55年没有授衔。

但凡事总有例外,在众多转到地方工作的干部中有一个人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他就是开国上将阎红彦。55年授衔的时候,阎红彦正担任四川省委书记,按照当时的授衔标准来说,他也不在这次评衔之列,他的情况和程子华基本相同,那么为何程子华没有被授衔而阎红彦却成了开国上将呢?这要从阎红彦对陕北红军的特殊贡献说起。

阎红彦是山西安定瓦窑堡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家里太穷,勉强读了半年私塾就被迫辍学了,此后一直靠打短工为生。1924年不满15岁的阎红彦加入了陕西军阀井岳秀的部队,当了一名号兵。一年之后,他在连长李象九的影响和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不久后举行的清涧起义。起义失败后,阎红彦来到吕梁山区组建游击队,坚持武装斗争。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后,晋西北游击队在孝义县娄底村成立,阎红彦任大队长,率队先后取得了平桥战斗和玉家湾战斗的胜利。后来他率部辗转回到陕北,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人的队伍一起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指挥,阎红彦任第一支队支队长。在之后的战斗中,红军越战越强,不仅队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还开创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55年授衔的时候,阎红彦虽然已经转到地方工作,但因为谢子长和刘志丹都已经牺牲,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阎红彦依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