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世界导演只分两种:一种王晶,一种王家卫

 小酌千年 2019-07-08

生于1955年的王晶,比王家卫大3岁。

影坛深耕三四十年,一个成为烂片代言人,另一位享有国际大师美誉。

王晶与王家卫的差异,决不能简单粗暴冠以云泥之别。

当我们尽最大气力了解他们创作理念之后,就会发现香港电影,本质就是粗制滥造和自我表达的高度结合体

如果评选中国影迷口水最多的导演,王晶一定能排进前三。

十年间经他深度参与的影片大概有60部,豆瓣评分勉强及格的只有4部,最高的要数2017年的《追龙》,这寥寥无几的路人缘,还被前不久上映的续作《追龙2》败光了。

王晶喜欢偶尔在片子里打个酱油,最经典的镜头要数那个小人得志的螳螂拳。

而王晶对电影的态度,似乎也延续了他荧幕上的荒诞和戏谑。

《王牌逗王牌》《唐伯虎冲上云霄》《野蛮秘笈》《新英雄本色》...光听这些片名就能感受出他满满的敷衍。

大家对他的烂片印象最深的是央六曾经反复播放的《未来警察》,号称是对标《阿凡达》的科幻大作,拍出来不过是一部钢铁侠大战螃蟹龙和皮皮虾。看着这部终极山寨加时光倒流三十年的无敌科幻片,多少人害怕宇宙最后落在王晶手里;

次年,张家辉谢霆锋两大巨星也栽在了王晶的镜头前,一部《财神客栈》遭遇了血喷,看张家辉凹的造型,的确有吃定段坤的架势;

接着,《嫁个100分男人》豆瓣4.0分;

2013年,《古惑仔:江湖新秩序》豆瓣3.9分。

基本操作,勿怪勿怪。

当被问到“烂片之王”的头衔时,王晶在《圆桌派》给出了意想不到的回答——

嫉妒而已了。

接着他反问,如果我是烂片之王,那为什么还可以拍这么多呢

而“烂片之王”的说法,只是圈里人和影评人眼气而已:为什么偏偏你王晶能赚到钱。

在短暂的访谈里,他爆出了很多人都不曾预料的猛料。

比如周星驰拍片只为钱、贾樟柯技法不过关、小马哥成就周润发根本只是偶然;

比如我们儿时看过的很多经典喜剧,都是临时拼凑的粗糙货色;

比如今天流行的影评行当,对上游创作者的影响微乎其微;


王晶毫不掩饰自己通过电影赚钱的意图,甚至有些洋洋得意,依旧是那副文化人在他面前会黯然失色的架势。

在猴哥看来,王晶这番言论,并非色厉内荏的佯装。

在他眼里,电影并非束之高阁的艺术。

电影的本质,是消费品,拍电影是在做生意。

所以“凡是能赚钱的,都是好电影”

有人买,就有人卖,有什么不对呢?

这种拍片哲学在《澳门风云》三部曲中得到了完美注解。

全系列以每年一部的赶工节奏称霸春节档,创下了国产系列电影票房之最。

诡异的是,大家明知道这是炒冷饭大杂烩的烂货,票房却一部比一部高。

为什么?

因为王晶看到了主流观众不曾留意的市场——

以第三部为例。

档期因素+超强演员阵容+轻松诙谐的合家欢主题,这对二三四线城市的观影群体,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曾有一个在四线城市工作的朋友,一听说大家想看电影,便忙不迭地安利《澳门风云3》,他学着渣渣辉洗牌码牌的样子严肃而认真。

今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市场,那部烂俗的翻拍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能挤进票房TOP10,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或许在王晶眼里,这就是市场规律。

有人揶揄,垃圾流量也是流量,傻x的共识也是共识。

周鸿祎有言在先,得屌丝者得天下。

王晶早已看穿一切,他曾用一句窃喜的话自我评价:

及格以上的导演,非常成功的商人。

如果是王晶是急功近利的商人,那王家卫就是锱铢必较的匠人。

王家卫亲自指导的上一部作品,得追溯到6年前《一代宗师》了;

再往前翻,就得数2007年的《蓝莓之夜》了;

未播先火的《繁花》,眼睁睁地从2020年延期至2025年...

作为NG狂魔,王家卫对镜头的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程度。

《阿飞正传》里,张学友一个抬头镜头曾NG60次,王家卫似乎都不满意。

最后只说了句“算了”就走开,让张学友难以释怀——

“心很不舒服,至少都跟我说哪个take可以吧”

《阿飞正传》拍完后,一向和蔼的张国荣曾在媒体曝王家卫的黑料——

拍《东邪西毒》梁家辉第一场戏,是黄药师在睡觉。

第一个镜头,一遍过。

中午梁家辉一个人拿着盒饭吃不下,内心惶恐,想了半天。

跑过来问导演:“你现在这样处理,是认为我的演技非常好,还是不可救药了?”

王回复:“拍睡觉嘛,睡觉有什么难度,就这样拍就可以了,不要想太多。”

“没有剧本,自由发挥”也是王家卫的独门绝技。

拍《2046》时,木村拓哉面对王家卫“没有剧本、自由发挥”的指令也曾一脸懵逼——

影史上有不少电影大师都有“虐待”演员的癖好。

贝托鲁奇在《巴黎最后的探戈》里,命令马龙白兰度直接摸女演员下体;

为了效果逼真用真箭射演员的黑泽明、隔三差五辱骂演职人员的杨德昌、以及强拆附近居民楼的希区柯克...

王家卫电影的风格,是那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妙无比的镜头;

而他拍电影的风格,只有一个字:

因为他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会无限拖沓,鸡蛋里挑骨头。

王晶的快,与王家卫的慢,看似极端对立,其实交融统一。

无法想象,王晶如何评价《重庆森林》《花样年华》这种投入产出比极低的电影制作流程;

王晶曾多次在自己的影片中讽刺王家卫

也不能确定,王家卫对王晶低俗恶搞炒冷饭的低级拍片技巧是否抱有讽刺。

王晶曾多次在自己的影片中讽刺王家卫

电影二字,放在今天这个时代,兼具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属性

从对投资人负责的角度而言,王晶“赚钱就是好电影”是一句真理;

从对影迷视听体验负责的角度来说,王家卫的锱铢必较才是创作该有的匠心。

王晶并非不尊重文艺片,如果没有他,许鞍华的《天水围》压根拿不到投资;

王家卫也不是不沾尘世的高冷菩萨,《摆渡人》和《撞死一只羊》就是他对商业的探索。

你看,两个人都在向对方擅长的领域做着试探...

王晶和王家卫之间看似巨大的鸿沟,说到底还是那个“艺术和商业”对立统一的老话题。

他们有各自的尴尬,王晶始终没站起来,而王家卫赚不到钱。

而两股力量的角逐,也成就了香港电影曾经的辉煌。

一方面有着王晶这样努力为观众提供一时之乐的电影人,一方面又有着王家卫那样自我表达的电影人。

其实我们应该庆幸,活在一个能看到参差不齐电影的时代。

因为好坏只是相对而言,如果没有参照物,一切都可能是好的,一切也可能是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