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码头,青苔斑驳的石阶 窄窄的水路,酒香弥漫的巷子 路两旁的青瓦白墙,河中央的乌篷小船 这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 也是让他魂牵梦萦的故乡 ——绍兴 乌篷船上坐 越剧耳边唱
都说,绍兴是一座飘在水上的城市,河道中漂流着的小船就是这座城的代表之一。
乌篷船是绍兴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坐在晃晃悠悠的乌篷船上,穿梭于水巷之中,沿途的青瓦白墙夹道护航,好不快活。 一把茴香豆 一杯绍兴酒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让咸亨酒店名扬四海,也将“一把茴香豆,抿口绍兴酒”的绍式生活方式带到了人前。
“温一碗醇香的黄酒,来一碟入味的茴香豆”,与人共用一张八仙桌,共坐一把长条凳,几杯酒下肚,在微醺中品味酒香,在酒香中吃醉虾和梅干扣肉菜,味蕾的感受格外鲜活!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到了鲁迅先生的故乡,从小就在课本中见过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一定要去看的。
你看那西边一米来高的泥墙,可不就是让先生“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嘛。
三味书屋也还是原来的陈设,鲁迅先生的中学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书屋中间是老师的八仙桌和木椅,东北角有一张有两只抽屉的书桌,那边是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
在绍兴城南秦望山,传说因秦始皇东巡登临观海而得名。这也说明以前绍兴很靠近海,在秦望山都能望到,随后因地质运动海水渐渐退去。
“竹伐”应是“竹筏”。在绍兴城南云门山若耶溪一带,旧时若耶溪与鉴湖相连,交通方便。陆游在《五云桥》一诗中注道:“往时镜湖陂防不废,则若耶溪水常满,可行大舟至云门。”由此可见,大舟可行,竹筏更能行。在若耶溪乘竹筏,游云门寺,是当时的一大景致。
镜湖,即鉴湖。传说因黄帝铸镜而得名。今之鉴湖,是古鉴湖残留的一部分,地处镜湖湖塘一带。东西各有一跨湖桥,即东跨湖桥和西跨湖桥。南宋诗人陆游有诗云:“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说是就是鉴湖两岸的迷人风光。而“镜湖泛月”,指的是八百里浩渺镜湖上的皓月当空景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