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群分,茶以类聚,从朋友圈到头条号,茶友们无非这么几种吧! 掌握核心的茶农(商)图片是随意拍的,谈不上文案、slogan,时刻提醒你我是卖茶的,你看或着不看我就在这里等你:自家茶园核心产区、有机管理古树茶园、数量不多(独株)、回甘迅猛茶气十足,送礼口粮都可以,买茶就找我。 装X勾引派半个摄影师出身,好自拍,重美图,茶叶茶汤拍出极具美感,经常找机会与某老师、某教授合影,言外之意“我很懂茶”,若能写打油诗,拍几本茶书,布几方茶席,静坐等水沸....,多有茶迷、茶鬼、茶神、茶痴等自诩传播茶文化的标签,号称引领茶界美学。 江湖大哥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茶界亦然。有这么一类人,不是在茶市品茶,就是在茶山、茶展的品茶路上。今天去了哪座山头,哪个山涧,约了几家茶农,全程步行几十公里,就采了这点鲜叶,真心感叹茶人不易。他们是想告诉你,看我打算一辈子跟茶打交道! 非禅即道派居士、阁主、堂主等,一般焚香泡茶加上超尘脱俗的格言,一定得彰显出“我即茶”,生死离不开茶。麻衣、佛珠、手串等这是标配,身心在这浊世中奔波,灵魂在理想中还未出窍。 复制粘贴派学茶不深的茶小白,视百度为知识宝库,视微信为信息权威。以标题来判断内容,动不动就是“网上说”,只要代表他们立场、符合他们角色的链接,无论是否准确属实一律转发。 不止以上几种,切勿对号入座。 喝茶,有这么麻烦吗? 你未见茶时,茶与汝心同归于寂;你见茶时,则茶即汝心。 泡茶,用心就好,别一举一动要和人生哲理挂上勾,在这个正能量泛滥的时代,如此喝茶未免有些过于矫情和做作了。当然泡茶的过程完全随心,不管器具,不问时间,不管温度,这样又有些过于任性和“无所谓”。泡不出好喝的茶不说,有时候怕是连茶叶也糟蹋了吧。 喝茶,合适最好,名气不代表一切,名气大的不一定就是好茶,好茶也并非一定家喻户晓。每个人的舌尖细胞不一样,对口感的要求也不一样。同一款好茶,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却不喜欢。 不管是一个人喝茶还是好友相聚品茗,都不必过于牵强或夸大其词。让喝茶,回归到最简单的状态最好。人莫负茶,茶定不负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