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枪林弹雨:沧桑七百年,世界步枪进化简史

 铁血老枪 2019-07-08

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士兵紧握手中的步枪,无悔军旗下的誓言,用青春和热血保家卫国。

现代轻兵器发展迅速,各种新型的科学技术都被运用到枪械技术的发展中,现代军用步枪的种类已繁衍成包括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和卡宾枪等数种能满足不同战术需要的品种,异彩缤纷。不同的枪械原理、材料和构造或者独树一格或者博采众长,于是步枪大家族逐渐成长成了一棵茂盛的大结构知识树。

回顾步枪的发展历史,如果从14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滑膛火绳枪算起,时至今日,它已走过了近700年的艰难历程。从点火技术上看,它大致经历了火绳枪、燧发枪和击发枪3个发展阶段;从自动方式上看,它大致经历了手动单发、半自动单发、既能半自动单发又能进行点射和全自动射击3个过程。

枪林弹雨:沧桑七百年,世界步枪进化简史

火绳枪就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在火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现代步枪的直接原型。火绳枪的出现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伴随着火绳枪的发展人类的战争从冷兵器进入到热兵器时代。

最初的火绳枪的点火机构使用的是一个简单的呈“C”形的金属弯钩,其一端固定在枪托一侧,并可绕轴转动,另一端夹着一根缓燃火绳。火绳由经过化学物处理的麻线捻成。发射时,可用手指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引燃点火药,继而点燃发射药。这样射手可边举枪瞄准,边推火绳发火。

后来,火绳枪的点火方式不断发展,在16世纪后期,欧洲流行一种“火种点火”方式。在一个小管里放一个“火种”或一节短火绳,士兵只是在用枪时才点燃火种,不至于因枪上都带一条点燃的火绳而在夜间暴露目标。“火种”式火绳枪就是后来燧发枪的先驱。

燧发枪是法国人马汉在16世纪中叶发明的,它的基本结构如同打火枪,即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点火药。早期的燧发枪在装填弹丸时,需将弹丸放进膛口,用送弹棍推弹进膛。后来,美国的枪械工创造了一种快速装填法,还改进了弹丸构造,不仅加快了装弹速度,而且使射击精度随之提高,射程有所加大。

枪林弹雨:沧桑七百年,世界步枪进化简史

燧发枪的出现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技术时代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爆炸式点火技术,于是击发枪应运而生。于1793年首次进行击发试验的是苏格兰牧师亚力山大・福希斯。福希斯把雷粉铺在两张纸之间,制作了纸卷“火帽”,这种新发明大大加快了枪械的发射速度。1808年,法国枪械工包利应用纸火帽发明了针刺发火;1816年,伦敦著名的枪械工曼顿发明了雷管;1821年,伯明翰的理查斯发明了使用纸火帽的“引爆枪”。后来,有人在长纸条或亚麻布上压装“爆丸”,自动供弹,由击锤击发,这样,击发枪便更加完善了。

步枪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刻制膛线、减小口径、装填弹药和击发方式上。人们发现,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如果它自身是旋转的,其稳定性就很高。1815年英军使用燧发线膛枪的一个连,在滑铁卢一战中一举消灭了拿破仑的几个炮兵连。

后装枪最早出现于1840年,是德国人德莱赛发明的。它由普鲁士军队首先使用,其弹药从枪管后端装人,并用击针发火。普奥战争中,此枪大显神威,普鲁士军队把奥地利军队打得落荒而逃。

1860年,美国首先设计成功了13.2毫米机械式连珠枪。连珠枪的出现,使步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美国内战期间的一天,一个20岁的青年克里斯托夫・斯潘塞在华盛顿陆军部办公室里,滔滔不绝地介绍他的新发明,在场的军官们对这个愣小伙子的发明根本不屑一顾。受到冷遇的斯潘塞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办公室。出大门时向看门老头几发了一顿牢骚。不料这个看门老头慧眼识真金,从斯潘塞手上接过枪,拿在手上摆弄一番后,认为这个青年人的发明有名堂。于是,他下班后领斯潘塞去了白宫,拜见了当时的总统兼北军统帅林肯。林肯很仔细地听取了青年人的讲述后说:“很好!走,到外面试试看。”到了外面,斯潘塞从地上拣起了一块木板,竖在对面树干上,连打7发,命中率很高。接着他又让总统打。林肯打完后风趣地说:“小伙子,我年轻时可比你打得好。”1862年12月31日,林肯的北军正式配备了连珠枪。

枪林弹雨:沧桑七百年,世界步枪进化简史

连珠枪的出现,使得手动单发的老式步枪黯然失色,1877年7月30日,土耳其普列佛纳一役最终宣告了单发步枪的末日。是日清晨,庞大的俄国陆军集结在普列佛纳防线的对面,决心不惜任何代价,孤注一掷,荡平上军。俄军认为自己手中的能够快速装弹的16毫米克恩卡后装步枪足以与土耳其军队的美式皮博迪・马蒂尼步枪相匹敌。冲锋号一响,大批俄国兵狂呼乱叫向前冲,可是他们还未来得及放一枪,就倒下一片。原来,当他们进攻到离土军180多米距离时,看到土耳其人纷纷放下马蒂尼步枪,便大胆冲锋,可是不知道土耳其人变了什么戏法,使手里又有了枪。俄军哪里知道,土军已秘密装备了11.2毫米温彻斯特连珠枪。在90多米距离上,3万土军用连珠枪猛烈射击,俄军死伤惨重。固执的俄国人使用同样战术在1877年9月11日又发动一次进攻,结果再次大败而归。

19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各国军队装备的步枪有3点主要变革:一,进一步减小口径(8~6.5毫米);二,提高弹头初速;三,增加弹头比重,从而加大射程,提高精度。从19世纪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出现的步枪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其中以美国人勃朗宁设计的M1886式步枪最为著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已积极开发自动装填步枪,先后出现了许多新式步枪,如苏联西蒙诺夫步枪、法国的M1918式步枪、德国伯格曼式步枪、美国伽兰德式步枪和英国斯普林菲尔德式步枪等,不一而足。同时,步枪口径也逐步缩小,大多在9毫米以下。至第二次大战后期,还出现了自动步枪和突击步枪。如1942年出现在战场上的德国7.62毫米StG44突击步枪,其主要特点是火力猛,点射和连续射击时易于掌握。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击步枪。随后出现的是苏制7.62毫米M43中间型枪弹和AK47式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AK47步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德国的StG44。

枪林弹雨:沧桑七百年,世界步枪进化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以冲锋枪逐步取代了半自动步枪。一般情况下,冲锋枪有效射程为100米~200米,半自动步枪有效射程为400米~600米。在冲锋枪最大射程200米和半自动步枪最小射程400米之间存在着火力空白。而这一火力空白只有用一种性能优越的枪弹和发射该弹的冲锋枪才能填补,同时新研制的枪/弹系统不能通过加大尺寸的办法来提高性能,因为那样做武器便携性必然很差。战争结束前,耶里萨罗夫和瑟明将这种弹研制出来,定名为7.62×39毫米M43中间型枪弹。

为发射此弹,原苏联的许多著名枪械设计师都拿出了自己设计的样枪,其中有西蒙诺夫、苏达耶夫等。此外还有一位名叫卡拉什尼科夫的22岁的年轻人。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因为在战争中负伤住院,才异想天开地搞起步枪设计,当时谁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经过多次评审试验,这个无名后生的样枪居然击败了所有对手而拔了头筹。因为该枪是1947年定型的。其火力介于步枪和冲锋枪之间,所以叫做AK47式突击步枪。

枪林弹雨:沧桑七百年,世界步枪进化简史

现在AK47突击步枪的装备范围相当广泛,除原苏军外,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有的还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如我国的56式冲锋枪就是它的仿制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针对枪型不一、弹种复杂所带来的作战、后勤供应和维修上的困难,都不约而同地把“武器系列化”和“弹药通用化”作为轻武器的发展方向,并于5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战后第一代步枪的换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于1953年底开始正式采用了美国T65式7.62×51毫米枪弹作为该组织的制式步、机枪弹药,即北约弹。随后便出现了几种使用此弹的典型自动步枪。例如美国的M14、比利时的FNFAL和德国的HKG3等。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步枪相比,这几种枪的最突出特点是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是真正的自动步枪。另外,它们兼有冲锋枪和班用轻机枪的战术功能。

由于北约弹在2000米外还有足以杀伤有生目标的存能,这对步枪弹而言显得威力过大。而且,发射北约弹的步枪相应地都比较笨重,携弹量受到限制,战斗中难以获得并保持火力优势。加之北约弹冲量大,致使点射精度较差。再者,随着步兵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它类型的步兵轻武器日益发展,步枪的战斗功能显然是在缩小,根本没有必要再继续使用如此大威力的枪弹了。

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后,东南亚的丛林地形使得北约弹和M14步枪的弱点充分暴露了出来。美军越来越感到没有必要使用大威力的北约弹和如此笨重的枪。在对以往战争的经验作了大量研究之后,美军提出了以下结论性意见:步枪的作战距离无需超过400米;用高射速、小口径的轻弹头代替大威力的7.62毫米弹头,可提高杀伤效果,同时经济性更好;采用多枚弹头组成的“齐射”发射方式,借以构成规则的散布,抵消实战条件下的瞄准误差,提高命中率。这一专题研究的结果,导致了著名的5.56毫米M193枪弹和M16小口径步枪的问世。1977~1980年,北约对小口径步枪进行选型试验,结果确定比利时的5.56毫米SS109枪弹为北约第二标准口径弹。此后,北约绝大多数国家完成了战后步枪的第二次换装。

另一方面,苏联在改进并完善卡拉什尼科夫AK系列步枪的同时,也积极加强小口径步枪的开发与研制,并于1974年首次将5.45毫米AK74式小口径突击步枪公诸于世。

至此,现代步枪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其主要特点一是体积小,重量轻,带弹多,火力突击性强;二是一枪多用,不仅具有点杀伤的功能,而且具备面杀伤能力;三是瞄准具先进,除了原来缺口准星的机械式瞄准具外,还有白光、夜视和激光瞄准具,这样,就使步枪的全天候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四是形成枪族,即同一口径几种枪,大部分零部件可以互换。不过,战后的两代步枪尽管结构式样各有千秋,作战效能大为提高,但其基本原理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唯一使人耳目一新、具有全新设计思想的是德国HK公司研制的4.7毫米G11式无壳弹枪。此枪空枪重3.6千克,全枪密封性好,防雨、雪、沙、尘,可以进行半自动、全自动射击和三发点射,点射时的射击频率达2000发/分,后坐力小,命中率高。该枪的最大特点是使用的枪弹没有弹壳,整个弹头埋在发射药块里。因为枪弹没有弹壳,这就减轻了重量,从而使士兵多带弹药。由于种种原因,G11未被德军大量装备,只有少量供特种部队使用。

从古老的火绳枪到现在的突击步枪,步枪已经历了700年的沧桑岁月,它随着战争或者战斗的需要不断地发展的,每一次改进和发展都会使步枪行业发生不小的竞争风波,战争不止战斗不止。因此步枪的发展史既是血腥战争的升级史,也是科技文明的发展史,它体现了人的智慧不断发展和人之间竞争残酷的无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