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医生”—— 职业 古籍修复

 碎片雅歌 2019-07-08

纸张粘在了一起,只能用竹签一点一点分开

用毛笔给破损的古籍刷上浆糊

用合适的配纸把残破的地方补上

通过放大镜观察,将古籍褶皱打开

修复这一页破损的古籍需要准备许多工具

经过半天的工作,这页古籍基本修复完成

对修复后的古籍装订

修复好的古籍(左)与待修复的古籍(右)对比很明显


    2019年5月9日,一本受损严重的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的古籍放在桌子上,书名已无法辨别,一位女专家正小心翼翼地在古籍修复室忙碌着。经过近半天的修复,终于能够清晰看清书名——《监本诗经》,这是清朝国子监所刻录的诗经,因为保存不当,纸张发生严重的褶皱和破碎。

   这位女专家名叫张靓,在吉林省图书馆已经工作11个年头了,她对古籍修复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天早上来到馆里,她都要先打开办公室内的保险柜,再从里面取出需要修复的古籍,对着这些古籍一工作就是一天。

   “修复古籍有着严格的操作流程,当发现有破损的古籍后,首先要确定是否需要修复,如果需要修复,出库后做一个详细的修复报告,原则上能不修的,尽量不修,吉林省图书馆修复的古籍基本都是明清以后的,年代更久远的因为非常珍贵,不会轻易修复。”

   “修复古籍就像治病一样,吉林省图书馆内受损的古籍通常是虫蛀、褶皱、水淹、酸化、断线等,拿到一本古籍,首先建立档案并拍照,制定修复方案,再根据方案对古籍进行配纸、修补、锤平、去边、压实、装订……几十道工序完成后,一本古籍才能修复完成。”

   当准备修复古籍时,需要先选择配纸,古籍修复配纸多为古法手工制造的纸张,尽量选用质地相似或相近的,如果能相同的话就更好了,厚薄,颜色,要比古籍用纸浅和薄才行。

   张靓经常会遇到纸张粘在一起的古籍,根本无法分开。这时就需要用竹签一点一点剥离,然后喷水、用镊子展平、用毛笔刷上浆糊,再选用合适的配纸一点点把残破的地方给补上,等待晾干后再从补书板上揭下,压平、整理好,加上护叶和书皮,按照原先装帧的样子给它还原。

   张靓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被虫蛀后像筛子似的古籍,一本就需要两三个月才能修复完。当她拿出待修复和修复完成的古籍,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做这份工作要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每次将古籍修复完成都很有成就感。”张靓笑着说。

作者:新文化报·ZAKER吉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