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医院也有良医

 指禅李的收藏 2019-07-08

    许久以来,我听到和看到的医疗方面的负面信息比较多,不大相信现在世上还有好大夫。总以为现在的庸医大大地多于良医,他们既无医德,又乏医术,我称之为“德医双缺”。最近,我碰到了一位好大夫,使我的观念大变。好大夫没有根绝,也根绝不了。我由此相信世上真的有好大夫,不一定都在大医院。

    事情是这样的。1月7日,我去坐落在天津红桥区本溪路开源道上的杏林医院(一家私立医院)为老伴取药,顺便问了一下“导诊台”,哪个科室扎针灸?她用手一指说:“中医三室谭大夫扎针灸。”。我挂了号,去找谭大夫。



▲施今墨先生。



▲毛主席接见施今墨先生。

    中医三室满屋子都是人,有点人满为患的样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该医院医护和医疗设备不足。看了墙上挂的关于谭大夫的简介,我半信半疑。简介这样介绍谭振大夫:他出生在中医世家。父亲谭慰祖是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之一的施今墨(1881~1969,祖籍浙江萧山县,原名施毓黔。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的传人,母亲杨奇是“芒针”创始人王金山的入室弟子,到了谭振就是“芒针”的第三代传人了。谭振自幼聪颖好学,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对中医情有独钟,很早就能背诵“汤头歌诀”。在四兄弟中,他的医术最好,而且对待患者如亲人。经他治愈的患者无数,在红桥区名气很大,被群众誉为“德医双馨”的好大夫。



    他给我看病时问我的第一句话是:“谁推荐你来的?”。把我问了一愣,我立刻回答:“一位经您看过病的毽友”。把脉之后,他说:“你心动过缓,心肌还缺血。”,太神了!这与我去年6月查体时的结论完全吻合:心电图显示心跳56次/分钟(低于60次/分钟就是心动过缓),还有心肌缺血和动脉硬化。他给我开了五付汤药,五天的针灸(每天40元,可走医保)。他在我的左小腿左侧扎了四五针,在臀部左侧扎了三四针,在后腰部扎了二三针,总共也就是十一二针。我历来怕扎针(还没到“晕针”的地步),有的针没嘛感觉,有的针特敏感,疼胀麻酸说不准是哪种感觉,反正挺难受的。我常常用手指掐自己的任何一个地方,以转移疼痛。



    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因细长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它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其长度分5寸、7寸、10寸、15寸等数种,临床应用一般以5~8寸长较多,8寸以上应用较少。芒针多用于可以深刺的疾病,如神经根炎、多发性神经炎、瘫痪、胃肠疾病,以及运动系统、精神系统、妇科等方面的疾患。

   第一天扎针之后,我明显地感觉到腿部不那么沉了(之前像灌了铅似的),不那么疼了,骑车向后弯腿不疼了。哇,针灸真的很神奇哎!谭大夫真的很棒哎!可以说是“针到病除”。为了巩固医疗成果,我连续扎了二十天,起初是一天扎一次,后来改为隔天扎一次。谭大夫每次给我扎针之前先号脉,说我的心肌缺血和心动过缓都有改善(不会那么快吧?)。

找谭大夫扎针灸的病友多是慢性病,比如中风、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腰间盘突出等。我问过病友,都说针灸后有改善。谭大夫的记忆力极好,那么多的病人,他从来不问就知道你是什么病,该扎哪儿就扎哪儿,从不出错。  

    我真的要感谢谭大夫为我解除了困扰我长达一年的病痛。

                (2014.2.3   正月初四 寒风降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