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趣的灵魂李银河

 老鄧子 2019-07-09

前两天在写王小波时提到李银河,说她才是那个有趣的人,今天就来说说她。

2000年左右,李银河第一次以社会学学者身份进入公众视野时,也因此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异端。在此之前,人们对她的印象停留在王小波的遗孀。

作为中国第一个性社会学女学者,她研究的课题涉及酷儿文化、虐恋、多边性关系、同性恋,婚前性行为、婚姻制度的消亡……无论拎出哪一个,在当时都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冲击着大众的传统观念。

转瞬,时光就来到2019年,据央视网站上的一项中国同性恋状况调查显示,有61.1%的网友对同性恋现象表示理解并支持。而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则显示,国人婚前性行为比例已经超过70%。

近20年后,人们才恍然发现,李银河的前卫,折射出了人们的认知局限。嗯,李银河,王小波的那个李银河,她不仅在王小波的眼中是可爱的,在我的眼中也是可爱的。

都说看一个人的灵魂,就看他的双眼。看他是呆滞无神,还是清澈明亮。虽说我们看到的东西未必是真的,但视觉,却是直通我们的大脑,以及,心灵。

我们的大脑皮层会对视觉洞悉的物品,进行每秒上亿次的数据分析。这样的分析,既耗费了我们大脑的能量,又让人过分依赖眼球,而被眼前之物影响了逻辑判断与理性思考。

关于视觉的描述,李银河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叫《近视还是远视》,原文有三段话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段:

耽于近视,可以保持心情的平静;偶尔远视,可以保持灵魂的澄澈。前者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安心于日常的生活;后者使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超脱于日常的生活。人生的这两种视角缺一不可。

解释起来就是说,其实眼前之物很现实,却让人安心;而远方之物很遥远,却让人保持灵魂的高远。

第二段:

人只看近处,是对自己神经的一种保护。因为如果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存在,就会丧失所有的生存动力,觉得无论怎样努力,一切均属枉然,既然如此,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努力做事。只看近处,只看当下,能让人打起精神来做事。人如果永远只看近处,从来不看远处,会活得过于现实,不浪漫,缺乏诗意。

我的理解是,人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要像时空旅行者一样,自由穿行,保持灵魂轻盈与身体的顽强。

第三段:

望远可以帮人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如果有什么想不开的,只要往远处看一眼,就可以解脱,不再纠结,不再焦虑,不再有锥心刺骨的悲痛。

意思是说,我们要短暂的遗忘当下,以遥远的星光,给自己灵魂一丝温暖。

或许,这便是不同时代里,那些孤独又深邃的灵魂唯有依靠星光,才能惺惺相惜,彼此照亮。穿越不同的时代,我们直面现实的近况,又眺望遥远的未来,我们与所有同类说话,我们又与所有想法一致的事物,同频呼吸。

每每读到这里,真的会感谢上帝的慈悲。在掺杂着酸甜苦辣的人间,上帝给了你我一双眼,在睁眼闭眼的瞬间,就是两个时空的切换,就是梦境里的人间。

正如电影《年轻气盛》所带给人们的思考。

年少时,就像拿着望远镜,你从这头看那头,你觉得遥远的一切都如此靠近,如此清晰;而当你年老时,就像从望远镜的镜头前往回看,很多东西都模糊不清,你甚至不确定那些眼前的景象存在过。这和记忆一样,或许记忆本是梦境的一部分而已。你或许会叹息,但在那些含糊不清的事物跟前,你连叹息的资格都没有。

一如,你含糊不清的爱情与挣扎。

洗洗睡吧,晚安。

一瓶啤酒之后,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操蛋。如果,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活,即是庸俗,那我想庸俗下去,也希望你们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躺在万物低端,看大众狂欢,不被他人的目光雕刻,有自己独有的笑容,嘲弄他们。成为一本取悦自己的庸俗读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