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博士说园林|“一池三山”——蓬莱神话衍生的园林模式(上)

 浙派园林 2019-07-09

先秦园林那些事儿05

2、“一池三山”——蓬莱神话衍生的园林模式(上)

(1)仙境体系与访仙活动

要了解蓬莱故事,就不能不提到“仙境”这个概念。

“仙境”的观念早在道教之前就存在,虽然道教产生后在吸收“仙境”传说基础上,形成了宗教色彩更浓厚的神仙境界理论,但“仙境”本身并非是一个纯宗教的范畴。

“仙境”是中国先民集体意识中和谐富裕、平和安乐生活的象征,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缩影,以及隐蔽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个美好梦想。所以,它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超越宗教意识的世俗愿望和理想。

清代袁耀《蓬莱仙境图》

根据现存古典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在道教产生之前,关于“仙境”的描述有两大系统:西部的昆仑神话系统和东部的蓬莱神话系统。

昆仑神话我们在前一章当中已经有详细的论述。昆仑神话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随着东、西部地区联系的增多,昆仑神话逐渐在中原各国流传开来,并被古人根据东部的地理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立了另一种神话系统——蓬莱神话。

关于蓬莱神话最早的较为详细的描述出现在《史记》中。据《史记》记载:在东方海边燕、齐一带的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州。那儿有仙人居住,但却可遇不可求。

陆小曼绘《蓬莱仙境》

关于蓬莱仙山的传说也记载于《列子·汤问》中,不过,书中将“三神山说”发展为“五神山说”,即岱舆、员峤、方壶、瀛州和蓬莱,并以“归墟”来统一命名。

《史记》和《列子》中记载的神山可以视为一个系统。它们描绘的仙山有许多共同特征:①位置相同:都处于古代东方海边燕齐一带;②由几个仙岛组成,名称相同。只是“归墟”的传说多了岱舆和员峤二山。但书中随后也说二仙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③景象相似:仙人居住的仙山都是由黄金、白玉建造而成,飞禽走兽都是纯白色的;④仙山都可遇而不可求,凡人无法达到。 

虽然海上仙山可遇而不可求,但是秦汉时期的帝王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访仙”的步伐。在他们看来,寻得仙山,求得仙药,既是他们作为一国之主的特权,更是他们永远延续“帝王梦”的途径。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战国时期,受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之说的诱惑,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派人入海寻访“仙境”,但都无功而返。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也多次派人访求仙药。公元前219年,即统一全国的第三年,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却一去不复返,但秦始皇求仙之梦并未完结。据《史记》记载,他临死那年,还登上了会稽山,期望寻到海中三神山的仙药。

徐福东渡

汉武帝对寻访仙山仙药的狂热,比起前代帝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方士李少君、谬忌、少翁、奕大、公孙卿等的蛊惑下,汉武帝劳民伤财,多次到泰山封禅,到东海、渤海祭祀,但这些访仙活动最后都无果而终。

(2)“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出现

受到蓬莱神话的影响,园林模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由“山环水绕”转变为“一池三山”。

蓬莱神话在很多地方都沿袭着昆仑神话,比如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瑰丽奇异的传说,而不同于昆仑神话的关键之处,在于海在仙境中的重要地位。

蓬莱神话盛行于战国时的燕齐等地,这是昆仑神话东传之后,与燕齐临海的地理特征,以及当地人的宇宙观念相互融合的结果。

蓬莱神话新的面目对秦始皇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他统一六国后不惜投入巨额人力物力去海中求仙。

发生这样转变的原因很多,比如蓬莱神话比昆仑神话包含了更多的享乐成分等等,但是反映在宇宙观中,更根本的原因在于,相对于山的高大耸立,海在空间上无边无际的特点,更适合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的需要。

秦始皇曾多次巡游天下,都以到达海边为高潮,而不是登山,由此可见,当时蓬莱神话在秦朝人心目中比陈旧的昆仑神话地位更为突出。

始皇东巡

经过战国、秦朝至汉武帝时代的长期发展,蓬莱神话在园林中逐渐确立起自己的地位。园林也从对神的重视转向对人,以及对人的行为的重视,出现了“仙”,即“山里人”。与“神”不同的是:仙与人更为接近。

蓬莱神话取代了昆仑神话,促使人工模拟的仙境大量出现,蓬莱神话已不再是一种宇宙观念,而是一种长生不老的居住环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