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杂病论研读(1)

 自学中医的医馆 2019-07-09

本文为在微信群学习伤寒论的记录;选择记录

微信群为“方证与临床”;伤寒杂病论为赵开美全本为基础。条文以伤寒论查阅软件的条文为准。

辩脉法第一

1

2019-06-26

1、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条文的生死,是指疾病的发展方向,就是说。“生”是向痊愈的方向进展,“死”是指病情在持续的恶化

弦脉咋也是阴脉呢?

@杰克。。。这个阴阳,也是表里的意思吗?

2、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音下同)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毛延升:

这个阳结,就是燥屎内结,又大热

阴结,就是后文的脏结

是不是阳结是指“俯”内结实(燥屎)

阴指脏?

反正,阴阳是一对,出来一个,就要想到另外一个。不会单出,单出单出,哈

道哥:

这就是简称阴阳脉,太过与不及

3、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洒淅——读音:xiǎn  lì

释义:寒颤貌

打寒颤,气鸡皮疙瘩。形容寒冷之甚

阳不足——此阳,指寸脉。不足,则是脉微弱;就是第一条的“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阳不足,就是寸脉出现了——脉沉涩弱弦微

阴不足,就是迟脉部位出现了——脉沉涩弱弦微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这个结论。现代应该无歧义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应该是承前一句话。尺脉沉,寸浮给省略了。迟脉沉,荣气,相对而言,就是指血液的量。就是血不足

道哥:

这个反鞭,我猜是拉得顺溜。

拉稀时窜出来的才是鞭子的样子吧、

他要不相对应的说,那才是不知所云

阴结,是寒而下利。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说明了,汗出伤阳,也就是卫气

道哥:

中医说的热,是有特定证,比如口渴、烦躁,身热,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等等,体温可以高,也可以不高。

但西医所说的絷 ,是以体温高为唯一标志的

二者虽有重叠,但不能混淆等同

不能一见体温高,就诊为热证用寒凉药。

大汗出,病必不除。因为汗出过头了伤津液,也就是伤阳气了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荣气与血暗合。

道哥:

血是本体,营是功能,荣是说血的润养功能,荣气为何微,说明血本来就虚,再加个烧针,弄得血的流动性更差了

讲的时候,侧重点不同而已

气的目的是实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道哥:

气在身体里更多的任务是支撑人体的扩展功能,血在身体里更多的是支撑人体的自身生命、生理功能

简单理解,血的基本功能使人能活着、气的基本功能是在血的功能上使人还能有社会功能

4、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蔼蔼,盛也。——《广雅》

一个是多,一个是硬。车盖也能晃动,但是硬。

阳结的燥屎。

脉浮紧。而硬

5、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累累 léiléi

[pile up] 重叠

循,行顺也。——《说文》

循长杆。沿着长杆摆放石块,不都掉下来了吗?

这个脉,好像是弦脉?

感觉有,一按,就下去了。

长杆,越长的杆子越软——竹竿,木杆。

越短越硬,如,寸发,也是硬扎扎的。

6、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瞥瞥

拼音 piē piē

1.形容光或声迅速消失。 2.形容闪烁不定,飘忽浮动。

这个应该好理解


哪天点这个菜,用手品尝一下,就知道了。哈

7、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百度百科

萦萦

萦萦,读音yíng yíng ,是汉语词语,意思是缠绕貌。

比微,强一点吧

这个是什么脉?

8、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绵绵 miánmián

[continuous;unbroken]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摸不到了吧?

漆泼地下。扁平的。比芤脉更平了。

血管外、内外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所以脉浮。不仅仅里面。外面也是一种水分增多的状态。

是不是。浮取,是测肌肉的。沉取才是血管内的浮紧,肌肉全身都是紧绷绷的

沉紧。就不是肌肉表面了。

浮主表,是浮紧浮大浮滑等,浮而有力,才主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