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并包容,浩瀚五千年的传承中,一直是人们争相学习的文化,而俗语更是独树一帜,特别是在农村,俗语更是大家主要知识的来源,比如说俗语"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就简洁形象的告诉了农人们,如果到了大寒这天,天气还是比较温暖,不冷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冷空气会迟点来,并且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再比如说“三分钟七分管,十分收成 才保险”,就告诉我们呢,种庄稼不是把种子丢进土里就完事了,最主要的还是后期的管理,一定要及时的打药,拔草,追肥,这样庄稼才能大丰收。总之,俗语能让我们学习到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我想这也就是俗语能传承千年,并且散发灿灿金光的原因吧。
其实俗语不止有猎渔稼穑,生活穿着,等等,它包罗万象,有批驳警示,人情世故,习俗禁忌等等,前段时间就听到村里老人们说到一句禁忌类俗语““院通轩,墙上墙,路剪房,见伤亡”,起初听来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在老人的细细讲解下,才恍然大悟,今天咱们就来粗略的探讨下这句俗语的意思,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在农村,盖房是人们的大事,可以说是凌驾于婚丧嫁娶之上,老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句俗语就能凸显出人们对自建房的看重,只要谁家盖房,基本上都会全家出动,目的只有一个,把房子盖的美丽而坚固,宽敞又明亮。 因此在盖房时,就会有许多繁琐的讲究和禁忌框框,在农村人看来,这些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对今后的运势有所影响,许多农村人对此也是遵循着。比如选择上,人们就认为,尽量不要在路边分岔口盖房,这为路剪房,在农村人看来,两条马路如同剪刀一样横过房子的两边,而这样的房子是不利的。当然还有别的原因,第一就是,在路边,车流量大,噪音大,尤其是大货车,对睡觉有严重的影响。第二就是,家里有小孩的,万
一小孩子乱跑,跑到路上。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第三,就是灰尘太多,这样的环境不好。 还有就是忌讳“院通轩”,其意思说的是,院子里不宜栽满一些参天大树,虽说夏天院子里比较凉快,但是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说树木过高,根系过大,时间久了,树根会对房屋地基造成破坏。第二,院子里整天都不见太阳,对人的健康或许有点影响。最后就是,一旦遇到大风天,大树有可能会出现刮倒的现象,这样会容易砸到房子。
“墙上墙”好理解,其意思说的是,尽量不要在原本规划好的房子上,再另外的增高墙体。比如说在农村,有的老房当初设计的是两层房的,地基承重也是两层房的重量,但是有些人却不考虑这些,私自把房屋加高到三层,四层,这样其实是比较危险的,容易对人的安全造成危害。 总之,俗语一直是在留期精华,去其糟粕中传承的,那么你对这句俗语怎么看的呢?
来源:网络。 雅荷淡香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