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识人法,帮你看透人心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生在世,最难看透的就是人心。

有时候表面对我们很好的人,背地里却给你下刀子;有时候表面对我们很苛刻的人,其实在私下里却处处维护我们,什么样的人可以深交,什么样的人该敬而远之,真的很难分辨。幸亏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吕氏春秋.人论》里的“八观六验”,就非常经典,今天和大家分享学习一下:

八观

一,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在平日里,条件不好或者说处于逆境的时候,一般都会老老实实,待人接物都会客客气气,很有礼貌,但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条件所限,没有太多选择所致。当他一帆风顺事业有成的时候,如果还能保持以往的待人风范,有礼有节,那就是值得信赖的;如果大改以前的作风,变得得意忘形,趾高气扬,这就是小人了。

二,贵则观其所进。

当他有了地位后,看看他推荐和任用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在和什么人交往。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他结交的这些朋友身上,还有他提拔的下属身上,就可以大致看出他是一个什么人了。

三,富则观其所养。

人在穷困的时候,因受条件所限,不得不过节俭的生活,没有办法。当一个人富有了,他的品性就容易暴露出来了,那就是看看他怎么样花钱了,这些钱是用来供个人花天酒地?还是用来积德行善帮助穷人?还是当个守财奴?他的人品就一览无余了。

四,听则观其所行。

做人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他说的再好,做不到也是白搭。所以看一个人,不能光听他嘴上说的,还有仔细观察他日常的行为,他是不是能够说到做到,如果只会耍嘴皮子,光说不练,那就不足以信赖了。

五,止则观其所好。

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做了些什么,还要看看他平时都做些什么,有什么爱好,因为表面上的斯文,很有可能是装出来的。他平时是喜欢读书写字,助人为乐,还是喜欢吃喝嫖赌呢?这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最容易看出他的心性。

六,习则观其所言。

人们刚接触的时候,一般都是说些客套话,不会表露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足采信。一旦熟悉了以后,就可能会无话不说了,这时候跟你说的话,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才能看出一个人真实的品行。

七,穷则观其所不受。

人在穷困的时候,就看他还能不能坚守做人的底线,有没有气节风骨。孔子说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如果在他穷困的时候,他有机会赚很多钱,但都是不义之财,他宁可贫困也不愿意去做,那就是君子了。

八,贱则观其所不为。

一个人在身份低微甚至卑贱的时候,就要看看他做人能不能保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他依然能够克制住自己,保持正直善良,不去做违反道德法律的事,那就是君子了。

六验

一,喜之以验其守。

看看他在得意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持原来的做人风范,会不会得意忘形。如果他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开始飘飘然,骄傲自满,那这样的人做事就不靠谱。

二,乐之以验其僻。

古人说:“君子慎独”,就是把他放在一个充满诱惑的场所,看看他是否能不为所动,一如既往。有人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谦谦君子一个,可一到娱乐场所或者没人看到的地方,就会放浪形骸,忘乎所以,这种人往往是伪君子。

三,怒之以验其节。

在他生气的时候,看他还能不能保持理智,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发怒,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很容易犯下错误,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来,这种人不堪重用。

四,惧之以验其持。

看看他在恐惧的时候,是不是还能意志坚定,坚持真理。如果别人稍微一恐吓,就改变自己的立场和信念,违心的去迎合别人,这种人不堪重用。

五,哀之以验其人。

当别人处在痛苦哀伤之时,看看他是不是有恻隐之心,会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如果他对你特别好,对身边处于痛苦之中的人却无动于衷,那就要小心了。

六,苦之以验其志。

在他人生最艰苦的时候,看看他会不会坚守自己的人生志向,会不会破罐子破摔。如果有坚定的意志,经得起困苦的考验,将来必有所成就;如果他人穷志短,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打退堂鼓,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出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