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首家雪茄博物馆,喜欢雪茄的看过来

 欢迎大咖 2019-07-09

印象中第一次知道什邡这个地方,还是在08年那场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当时的什邡也是那场地震的灾区之一。什邡离成都不太远,当得知在什邡有个中国首家雪茄博物馆的时候,我这个博物馆控就有点动心了,我在外地最喜欢逛的就是当地的博物馆,我喜欢博物馆还有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博物馆大多数都是免费的。走进去看看,又不花钱,还能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到了什邡才知道,这里怎么会建这个以雪茄为主题的博物馆,原来什邡就是我国的雪茄之乡,烟草种植也是当地的一大经济来源。这里也是我国某烟草集团的种植基地,因为涉烟话题比较敏感,这里就不介绍了。博物馆外观宛若一支燃烧的雪茄烟,建筑面积共4662平方米,分“寻根”“溯源”“探秘”三个展厅,围绕中国雪茄产地、寻根中国雪茄之乡、溯源中国雪茄百年。序厅是建立博物馆印象的第一空间,注重空间氛围的表达。西安业之峰北京业之峰装饰公司青岛业之峰装饰公司

中国雪茄产业,萌发并始于四川什邡。早在明末清初,什邡种植的雪茄原料烟就被选作宫廷贡品。匠人王叔言在1918年于什邡创办益川工业社,从此开启了中国雪茄产业化发展的序幕。川烟工业从民间手工雪茄作坊到蹒跚起步的小型雪茄工业,再到如今四川中烟成立,已经绵延了已将近一百年。

图为展厅中巨大的雪茄模型,你猜猜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支好的雪茄,它的茄衣,茄套和茄芯一般是分别来自不同的产地。

第二展厅;溯源,以中式雪茄百年纪为总领,依次通过几个意义重大的标志性事件,串联起长城雪茄百年发展史,如同徐徐展开的百年雪茄历史长卷。将中国雪茄四大烟厂百年重要历史节点作梳理记录,追溯中国雪茄发展脉络。

中国雪茄产业萌发正始于四川什邡,早在明末清初,什邡就开始种植雪茄原料烟,还被选作宫廷贡品,如今面积已达5万亩,匠人王叔言在1918年于什邡创办益川工业社,从此开启了中国雪茄产业化发展的序幕。

博物馆三层作为雪茄藏品陈列厅,主要用于展示和陈列与雪茄有关的器具、技术、文化、制度、历史等,包括雪茄烟种植、初加工、仓储工器具;雪茄制品生产、养护、检测、品鉴等设备工具;雪茄烟产品、包装;荣誉奖牌奖状、历史照片等等。

跟古巴、多米尼加、印尼等世界著名雪茄产地比,四川什邡同样地处北纬30°“烟草黄金生长带”,同样是毫不逊色的世界顶尖级的雪茄产地。图中中国雪茄近百年的发展史介绍。

这个制作雪茄的工具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不过现在的雪茄制作几乎还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机制的雪茄不多,价格也比手工制作的低很多。

这一百年,有工艺积淀、匠心传承,也有实业报国、支援抗战的传统;有抗震救灾、支持重建的担当;有历经改革重组的阵痛、市场风雨的洗礼、品牌兴衰的沉浮。行走宽窄之间、求索奋进的一百年,长城雪茄曾凭借特供成就了神秘"132"历史,荣获了大马士革金奖、巴拿马银奖,并被定为国礼,跻身世界三大名牌雪茄烟序列。

雪茄,发源于美洲,被誉为“神赐的第11根手指”。但对不少国人来说,还相对较为陌生,为雪茄建一座全国性博物馆更是稀奇。博物馆为何落户四川?又展出些啥?中国雪茄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集展示、收藏、研究、交流为一体的中国雪茄文化综合性主题博物馆。

古巴是世界雪茄圣地,自哥伦布时代就被称为雪茄之国,古巴最好的烟叶出产地位于古巴西部的比那尔德里奥省的布埃尔塔阿瓦霍地区,该地区年平均气温26.5度,平均湿度64%,日照时间每天8小时左右,很适合烟叶的生成。

巴西地域辽阔,气候湿热,拥有丰富多样的烟叶类型,同一品种的烟叶在巴西的不同地区,可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巴西雪茄烟叶的主产地集中在巴伊亚州,炎热的天气和强烈的阳光,使巴西烟叶具有辛辣和带有甜味的感觉。是色深味浓的雪茄经常选用的烟叶。

印度尼西亚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6度左右,丰富的火山灰以及海洋性气候带来的充沛雨量,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之一,拥有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等主要烟叶种植区。

多米尼加共和国境内有约1.8万亩以上的农田都种植烟叶,境内最佳的烟叶种植区位于岛上中部偏北的亚克山谷,约有4500个农场的规模。这里的烟叶口感更加丰富,常用于茄芯以及增加口感饱满度。

藏品展示上,中国雪茄博物馆搜藏了众多国内外重量级的雪茄相关藏品,包括由前驻古巴大使张拓先生捐展的劳尔·卡斯特罗亲笔签名雪茄;天文之父爱德文·哈勃使用过的雪茄保湿盒,以及作为国礼雪茄等。

雪茄发源于美洲,中式雪茄则源于四川什邡,2007年什邡被国家批准认定为“中国雪茄之乡”,同时这家雪茄博物馆也被评为“四川十大文化产业地标”,如今的长城雪茄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雪茄生产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