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牛钉子户,在长江上存在600多年,历经波涛依旧辉煌壮观

 fxiaog 2019-07-09
说起钉子户,可能有些人会感到厌恶。因为有些钉子户阻碍了城市的建设规划,甚至让当地的发展速度也变慢了。不过,也有人表示同情,因为他们往往是从祖辈开始,就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一下子难以接受拆了房屋做开发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在中国有着这样一个“钉子户”,它已经在长江中存在了600多年,但是至今无人敢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湖北省鄂州市长江的中心处,可以看见一巨型的礁石屹立其中,其势蜿蜒如龙,它就是“龙蟠矶”。而在那龙蟠矶上,有一座一船形的古阁,虚幻如悬,与江岸对峙,这便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鄂州观音阁”,也称龙蟠矶寺。
这座观音阁始建于宋朝,在元朝至正五年,也就是公元1345年,又得到了重建。在明清时期,人们又对它进行了多次的加固和修缮,让这座建筑充满了年代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整座阁寺坐东朝西,在礁石上垒石建造而成。现存有祖师殿、观音殿和老君殿三殿以及纯阳楼、观澜亭等古建筑。观音阁不与陆地相邻,而是独立于长江之中,有着“万里长江第一阁”的美誉。
每到长江汛期的时候,观音阁就会被上涨的江水所淹没,我们从岸上也只能看到建筑的屋檐还露在水面。历史上,波涛狂澜使无数的名楼古建消逝而去。但是,观音阁却能够在波涛中稳如蟠龙,等到潮水退尽,观音阁就会再次显露真容,人们也为它的神奇之而感叹不已。
关于龙蟠矶和观音阁还有一段故事,传说在公元221年,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迁都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孙权在武昌称帝前夕,听说有黄龙蟠卧于江中巨石上,停留了数日才离去,于是便赋名为龙蟠矶。它与东面江岸的“凤凰台”遥相呼应,并称“龙蟠凤集”,正应帝王定都祥瑞。后又传说观音菩萨看中这里风水,特来龙蟠矶休养生息,人们又建起阁寺纪念,并将其称为观音阁。
观音阁在长江上存在了600多年,一直保留到了现在,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它也被列入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它堪称中国最牛的钉子户,但是却没来没有开发商打它的主意。即使到了现在,也没有人要去拆除它。观音阁立于江水之中长达600多年的时间,但是却风采依旧,被人们称为奇观。
(注:笔者这里的“钉子户”并不是指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的钉子户,而是取“钉子户”中“钉子”本身稳定坚固的意义,把中性词用作褒义词,表达了对于观音阁存在长江上600多年的牢固稳健的感叹,以及对于它悠久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赞美之情。因此并没有生活中“钉子户”原本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