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天王”27年同台往事,一部香港乐坛狂想曲

 海天5cqisojvue 2019-07-09

500

在《鲁豫有约一日行》上,57岁的刘德华说自己有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是希望“四大天王”能够作为导师一起录制一期节目,来宣传粤语歌。

他说,只要找到张学友、郭富城、黎明三个,他肯定立刻就来。

500

这番话,让很多港乐迷们深深地憧憬了一把。有网友在微博下面留言:

很期待,光是这四个名字都已经让人心潮澎湃了。

500

500

那一句“推一下广东歌”,也可以瞬间唤起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500

然而,想到曾经有那么多的粤语歌曲,在全国大小城市、街头巷尾里随时响起,现在却要“推一下”,不免让人感慨时代变换之快。

刘德华自己也感叹,广东歌太久没有了。

500

但哪怕是这样,昔日天王的这番话,触及的仅仅只是我们少数人的神经,热搜上也不曾出现这些怀念和感慨。

时代在不停地前进,裹挟着一批人,推动着一批人,掩埋着一批人。

眼下,有很多随便换个发型,合个照,说个喜欢就能上一上热搜、搏一搏眼球的明星,他们的一呼一吸,都能引起粉丝们热情的彩虹屁,还有黑粉、对家们的群起而攻。以上种种,都成了自家爱豆红的标准——

我家哥哥终于出圈了,都有黑子了。

网络把一切变得太日常,追星也变成了隔着一条网线的撕扯。

有时候,不是我们只顾怀念过去,而是现在无甚可念、无甚可追。

毕竟连“四大天王是哪四个”这种问题,都会出现在搜索词条第一位。

500

500

遥想当年,赵丽蓉老师在小品《追星族》里,那一句“四大天王,头一王,就得说是托塔李天王”,是用戏谑的方式说出了老一代人的疑惑。

500

而如今,“四大天王是何方神圣?”这个问题,恐怕已成为00后年轻一代的真实疑问了。

至于他们四个是否能再一次同台,难则难矣,也不是全没希望。

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聊一聊香港“四大天王”自诞生的27年里,他们一起登台的时刻。把这些记忆串联在一起后,我们就能听到一部由四季乐章组成的香港歌坛狂想曲。

桥上风雨知多少,桥下流水赶退潮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四大天王”是不可抹去的一笔,是偶像粉丝经济的代表,也是展现香港流行文化浪潮浮沉、起落的度量衡。

1949年,内陆对流行音乐的驱逐,使得一批流行音乐人纷纷涌向对流行音乐管控较松香港寻求发展。

移居香港的一批上海作词家,如陈蝶衣、范烟桥、程小青等;作曲家,如李厚襄、梁乐音、王福龄、姚敏等音乐人,对香港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除去“大上海风格”的内陆流行音乐文化的加入,英国流行音乐对香港流行歌曲也有很大影响,比如1964年“披头士”乐队就在香港掀起英文歌的浪潮。

500

太平山顶上的披头士蜡像

同时,粤语歌在粤曲的演变下继续发展。1974年,以《啼笑因缘》《浪子心声》为代表的粤语流行歌曲开始壮大,一批以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叶丽仪、甄妮、林子祥、汪明荃等为代表的元老级粤语流行歌手涌现。

500

张国荣与谭咏麟

到80年代,粤语歌步入鼎盛时期,谭咏麟、张国荣、钟镇涛、陈百强、梅艳芳、叶倩文、陈慧娴等群星争耀。

1988年到1990年,在媒体、市场操纵下的“谭张争霸”,以谭咏麟不参加颁奖,张国荣退出歌坛结束。梅艳芳、许冠杰等巨星的相继退隐,让香港歌坛出现真空期。

此时,各大唱片行业公司纷纷推出自己门下的歌手。“四大天王”就这样应运而生。

烧得肌肤如情痕极又痒

1990年,黎明因饰演《人在边缘》而走红,刘德华则因80年代出演的多部影视作品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当时各家经济公司通过包装的方式打造偶像派明星,黎明和刘德华因同属偶像派,被合称为双子星。

同时,张学友因其歌唱实力为大众喜爱,这三人便又被乐坛合称为“三剑客”。

1991年,郭富城凭借一首《对你爱不完》爆红,此后他掀起的小旋风由台湾席卷至香港。

此时,在《东方日报》等媒体的造势下,这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歌手被封为“四大天王”,并一度沿用至今。

四位之中,张学友是唱功最佳的一位,1984年在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中夺魁,与宝丽金签约后正式进入歌坛。

500

只是当时因为“谭张争霸”,很多男歌手的发展空间遭受两大巨星的挤压,当时的张学友也不例外。彷徨期的张学友通过出演《旺角卡门》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他由此重获信心。在渡过低迷期后,他便带着他的歌曲《只愿一生爱一人》重回大众眼前。

1986年,黎明因在新秀歌唱大赛中获得季军,便签约华星正式出道。

500

由于长期不受重视,四年后,黎明在香港“音乐教父”戴思聪的力荐下,转投宝丽金。

在饰演《人在边缘》、《今生无悔》、《原振侠》等电视剧走红后,宝丽金便开始力推黎明,他随即推出的《今夜你会不会来》、《我来自北京》、《深秋的黎明》等歌曲,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同属偶像派的刘德华初出道时,歌路坎坷,但因出演影视剧收获了大批粉丝,还与黄日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四人一起封为“无线五虎”。

500

无线五虎

在电影方面,他凭借着《旺角卡门》、《五亿探长雷洛传》两部电影,获得两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在歌曲方面。1989年他通过演唱自己主演的《至尊无上》的主题曲《一起走过的日子》获得一众歌迷的喜爱。

1984年,郭富城考入TVB舞蹈训练班,但在香港娱乐圈他迟迟找不到出头机会,无奈之下,他奔赴台湾发展。

结果到了1990年,他凭借一个帅气拉风的电车广告实现了“弯道超车”,迅速蹿红台湾。紧接着在1991年,他凭借一首《对你爱不完》奠定歌坛地位,并凭借这股小旋风重回香港。

500

与其他三位的静态型风格不同,四位里他最擅长舞蹈,因此通过劲歌热舞和暴风骤雨式的台风收获大批粉丝。

这一时期,由于这四位的出现,将偶像崇拜推到了极致,与其说香港“四大天王”是继“谭张争霸”后,市场再想造势的噱头,倒不如说这是香港流行音乐发展顶峰后的再一次高峰。

且不说现在是否能有一部电影或一档节目能让他们四位同台出现,就是在当年,那也是少有的盛况。

半枯干的枝节于窗边发展

1992到1994年,是“四大天王”同台最为频繁的一个时期。

当时是他们歌坛发展的上升期,也是港乐发展的又一黄金时期。

1992年,许冠杰宣布退出歌坛,同年张学友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也成为90年代香港“歌神”的接班人。随着前辈的淡出,后辈们接力,此时无论是影坛亦或歌坛都人才济济,一片繁荣。

同年“四大天王”的称号首次被提出,在区域市政局节上,他们四人首次同台演唱歌曲——四人演唱各自代表作,组成12首歌曲串烧:

《明日世界终结时》,《但愿不只是朋友》,《you and me》,《不需要爱情》,《真情流露》,《我来自北京》,《凭什么》,《爱得比你深》,《第四完心情》,《十全十美》,《我亲爱的》,《最紧要好玩》。

500
“四大天王”首次同台

当他们以鲜活的形象一齐出现在大众面前时,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神经。

1993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以“四大天王”同台合唱开场。

500

典礼上,四人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揭晓最受欢迎男歌手,游戏过后,由张国荣为黎明颁发“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500

张国荣为黎明颁奖

此次,更是一众天王天后们同台争艳的时刻,既赏心悦目又余音绕梁。在梅艳芳和伦永亮的主持下,四位天王和四位天后通过互唱对方代表作的方式,进行搭配互动。

四大天王与四位天后同台互动

500
刘德华演唱《容易受伤的女人》,王菲伴舞;
500
叶倩文演唱《一起走过的日子》,刘德华拉二胡伴奏;
500
黎明演唱《堆积情感》,邝美云伴舞;
500

邝美云演唱《夏日倾情》,黎明伴舞;

500
林忆莲演唱《李香兰》,张学友伴唱;
500
郭富城演唱《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林忆莲伴舞;
500
王菲演唱《对你爱不完》,郭富城伴舞;
500

张学友演唱《情人知己》,叶倩文伴舞

谭张时期,在媒体造势下,两人争霸那几年如炎炎夏日般炙热,粉丝间的激战也是剑拔弩张。

而“四大天王”时期,香港乐坛像是秋天般,收获累累硕果,群星闪耀。四位的粉丝虽存在不合的情况,但与“谭张争霸”时双方粉丝的水火不容——刮车胎、送冥币等行为相比,还是和缓一些。

当然,四家粉丝间因不合造成的不愉快也不在少数。

1993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黎明的粉丝疑似拿荧光棒掂刘德华。知晓了始末的张学友,以阿伦和Leslie两位前辈的粉丝当年闹的不愉快为例,主动邀请另外三人合唱了一首《朋友》,既解了众人围,又规劝了粉丝。

500

我想华仔、城城、Leon一齐留下来好不好呀?我自己刚刚入行不久时,经历了一件令我好心寒的事情。我记得颁奖典礼上面,我见到阿伦同Leslie的歌迷在场上闹,到今时今日做到八年,到我们可以四个人站在台上面,我希望,我们四个不如一齐唱《朋友》好不好呀?

——作者自译

相比现在饭圈连着一根网线的大乱斗,当年的粉丝纷争,是实打实的针对明星本人。粉丝在爱自家爱豆的同时,去攻击对家的行为,实际上伤害的不仅仅是一个人。

而这些你来我往的撕扯,并没有衬托出自家哥哥有多红,反倒全是毫无理智可言的自我感动。

同年4月下旬,为了支援中国西部贫困地区,中港两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减灾扶贫活动。作为这次活动的开幕式,4月18日晚,香港演艺界联合内陆知名艺人,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减灾扶贫创明天”大型义演。

500

演出四位司仪:

倪萍、赵忠祥、曾志伟、陈欣健

几乎所有香港一线明星都参加了这场演出,除“四大天王”之外,还有成龙、梅艳芳、谭咏麟、林子祥、叶倩文、林忆莲、李克勤、张曼玉、梁家辉、许冠文和在香港影坛发展的李连杰;

500

李连杰与成龙登台互动

500

梁家辉

500

张曼玉

500

林子祥

500

叶倩文

500

李克勤

500

谭咏麟与梅艳芳

而娱乐行业刚刚起步没有多少年的内陆,也派出了顶尖阵容:毛阿敏、成方圆、杭天琪、那英、解晓东、毛宁、林萍、陈红和京剧演员秦占宝。

500

毛宁与叶倩文

500

解晓东与林忆莲

500
500

群星合唱《明天会更好》

如此星光璀璨的阵容,在当时内陆乃至人民大会堂的演出中,都可以说是破天荒的,节目的制作水准也很高。

在内陆与香港的文化交流历史进程中,这次义演堪称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演出当晚,CCTV做了延时直播,香港TVB乃至北美地区也做了现场直播,收视人群号称达到了10亿。

500

穿着民族服装登台的“四大天王”

这场晚会经典瞬间比比皆是,其中之一就是“四大天王”合作的《青春舞曲》。

500

这四位的民歌尬唱,虽与他们本身的深情、动感的港味气质不符,但这些极具青春气息的民谣歌舞,却也让他们颇有一番萌感,同时也从侧面反应出香港在融入内陆的过程中的不适应和能适应。

1994年的惊天四重唱,是“四大天王”在跨越九七乃至千禧年之前的最后一次合唱,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在TVB台庆的舞台上合唱。

500

到1999年,张学友和黎明相继宣布退出音乐颁奖典礼,由此,“四大天王”时代宣告结束,香港天王巨星的时代也从此告一段落。

从整体上看,尽管四人各自擅长的领域不一样,他们的“垄断”也留下了许多争议,但他们毫无疑问是90年代香港极具代表性四位明星,是香港乐坛辉煌时期的代表。

全城繁星空中千色烟花透射弥漫

谁也无法猜到,千禧年后,“四大天王”时隔9年后第一次同台合唱,竟是因为一个人的离开。

2003年的4月1日,我们的哥哥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年的第22届香港金像奖,“四大天王”合唱《当年情》,表情凝重,声音一度哽咽。

500

他们那一代人是与香港气脉相连的。

粤乐、港影的发展,在糅合香港这座城市的气质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精华,走向国际化。

在回归后,一批音乐人、电影人、明星向内陆发展,使得他们的作品越发本土化、小众化,缺失了原生的港味,刺激不到人们的味蕾。

而这些创作者们一旦寻求回归走老路,又会发现无路可走。原来的创造已消耗殆尽,港乐里情歌滥觞;港影里武侠、动作、警匪、文艺、搞笑、僵尸等类型的电影,已无处翻新。

市场为牟利不择手段,盗版猖獗早已埋下祸根,第一代人所秉承的保证质量,到后期已发展成向市场看齐。人才断层,让市场再也造不出那个时代,那些巨星。

千禧年开始,甚至97年开始,就已显露——巨星蓬勃的时代将要结束。

2003年香港流下的眼泪一直在向我们诠释,没有谁的离开能完全导致一个时代的结束。

哪怕罗文、家驹、哥哥、梅姐、霑叔都还在,他们也带不动这个时代。

并不是谁一跳就能将帷幕拉下,那些离开,带来的不过是在爱他们的人心上开一个缺口。

假设他们不曾离开一直都是一个伪命题,“到底是继续精彩,还是被时代湮没”这个问题的答案,已同他们一起离开。

说任何一个人可以靠他自己决定一个时代,这并不会显得有多高明,只会让人觉得你在吹嘘。

倒是时代有摧毁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能力。

疾病、传媒、经济、政治、荣辱全是社会里夹杂的顺流逆流,随便一个,都能将人毁灭。

遗憾那一代已经过去,也可惜年轻一代未曾经历。

我们怀念的不是沉浸在虚幻里的自我感动,也不是被流量包住的空心糖,而是在那个光芒万丈的年代里,那些有颜、有实力、有冲劲的群星。

铭记和回忆本来就不是错误,而是对流失的安慰。

与其去探讨它消亡后该被铭记的种种,还不如剥开它为何值得铭记、会被铭记的本质。

勾勒出浪起、浪息、浪湮没有什么意思,想记住,还不是因为它值得。

换句话说,这个时代越无趣,你就越怀念那个时代。

“相见不如怀念”这句话本就是消极的逃避。看似是怀念比相见更美好,其实是时间给怀念物裹上了糖衣。但内里如果是粪土,糖衣再厚也会很难下口。

所以现在的一些追求流量的作品,不论再怎么包裹,也只会被时间的洪流快速冲刷殆尽,莫说二三十年后有谁记得,甚至两三年、两三月后就会被忘却。

而那一代香港影人、音乐人用自己的实力和心血的创造,如烟花般炫目,虽即逝,但灿烂。

“刹那的光辉是不是代表永恒“,自有后人来评。

正如黄霑所说:“粤语流行曲已完全失去从前的优势,未来或许只能像粤曲一样,成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在高级文化场所变成中国曲艺来演出。”

虽然不再流行,造就了曲高和寡,且雅也不一定全是缺点,更多的倒是安慰。

500

回到“四大天王”,他们最近一次同台是200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四人合唱《始终有你》,正如歌词所说:

小岛变巨星,感谢你小天地创天地,不舍不弃,才会了不起。

03年的告别当年情,07年的致敬香港,皆是为时代做注。

他们那一代人始终要离开,但香港的脉搏绝不会因此停止跳动,香港始终有后来人。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香港的发展如春夏秋冬——初萌,火热,丰收,沉寂。

但谁知后来,还会不会有另一个春夏秋冬呢?

THE END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