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刊侃而谈】我国棉纱线质量考核标准的分析和建议(上)

 奶茶色月季 2019-07-09

来源/棉纺织技术新传媒

文字 播音 编辑/棉纺织技术新传媒-Cindy

刊侃而谈66

“刊侃而谈”是2018年棉纺织技术新传媒全新打造的传播分享纺织技术,集众智赋能纺织行业的一个栏目。



“刊侃而谈”第66期文字版↓

“刊侃而谈”,纺织名刊高效速览。

各位听众大家好,本期刊侃而谈,小编将为大家解读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中心王新丽撰写的《我国棉纱线质量考核标准的分析和建议》一文,该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棉纱线产品质量考核标准现状及对策,列举出我国棉纱线产品质量考核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选择棉纱线产品质量考核标准的几点建议。这一期重点讨论两个问题:我国棉纱线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形势要求制定出符合我国棉纱线质量水平又不滞后于国际先进标准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合理确定评价棉纱线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对提高我国棉纱线质量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同时利于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改进工艺,满足下游产品技术要求,为贸易双方规范技术合约、避免技术纠纷提供支持。

1 我国棉纱线标准现状概述

纺织标准一般分为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三大类。我国的纺织标准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采标工作的不断完善,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国际先进纺织标准,有关术语及检测方法逐步统一,测试数据可比性提高,标准与贸易需求的关联性有所加强。

目前常用的评价棉纱线产品质量的考核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协议标准等,也有国际上普遍认可通用的USTER统计值。其中按产品品种和生产工艺不同常用的有《棉本色纱》、《针织用棉本色纱》、《转杯纺棉本色纱》、《精梳棉本色紧密纺纱线》等,除此之外,USTER统计值也是目前各企业在生产和贸易活动中常依据的重要标准。企业为更好地评价产品质量、控制工艺参数,也会制定产品内控标准,或者和用户签订协议标准。

我国棉纱线质量评价的产品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相比,存在纱线现行标准滞后于生产实际及市场需求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内外纺织品市场快速发展,纺织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引进,纺织品质量档次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暴露出我国纺织标准化工作存在的诸多弊端。

一是我国纺织品标准化体系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的模式,标准的制定以指导生产为主要出发点,技术要求与生产工艺联系较多,个别指标定的过细过死,与后道产品的技术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二是标准的制定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品种的覆盖面过窄,考核的指标不够全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三是标准的制修订速度滞后于产品的发展速度。企业普遍认为标准水平太低,不能合理反映现有纺织产品质量水平,不利于推动和引导企业技术进步。

四是以前采标时受限于当时国内的设备和工艺条件,忽视了纺织工艺、设备的国际整体水平,与国外标准体系存在一定差距。

五是我国按生产型标准理念制定的标准,参与贸易活动的作用不够明显,在贸易交货验收中确定考核依据较为困难。

2 我国棉纱线质量考核标准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纺织标准化工作存在的弊端,中国纺织标准委员会自2006年起,开始修订纺织品标准,特别是大批标龄比较长的标准,并加强了采用国际标准。现行我国棉纱线质量考核标准还存在以下问题。

(1)纺织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其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客观层面上,企业综合实力参差不齐,技术装备水平高低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生产同样的产品,质量差异也会较大;二是主观层面上,企业产品市场定位不同,同样的品种,有做高端市场的,也有做低端市场的,所控制的质量水平也会有较大差异。因此,一些生产优质纱线的企业普遍感觉标准制定水平太低,难以有效指导企业的生产。

(2)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不衔接,如上下游标准不衔接,方法标准与产品标准不衔接,标准术语不衔接等,给标准的理解和具体操作带来不便。

(3)纺织产品品种较多,技术要求各不相同。以棉纱为例,按种类分,有针织纱、机织纱、转杯纺纱、集聚纺纱、涡流纺纱等;按终端用途分类,织成的织物有服装用、床上用品用、针织内衣用、巾被用等。因此,不同用途对纱线产品的技术要求也会各不相同,换言之,用一个技术标准衡量所有的产品也是不符合市场现状的。

(4)考核指标的确定与企业实际脱节。如棉本色纱标准,确定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棉结、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断裂强度、强力变异系数、十万米纱疵为考核指标,但仍缺少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一些重要指标,如棉纱管间变异、捻度变异、毛羽变异等指标。这些指标影响棉纱质量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后道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市场及用户关注度较高。

(5)标准技术数据存在严宽、松紧尺度不一的情况,衡量的标准、分等等次对应数据的覆盖面不够全面。由于标准制定时要考虑各个层次生产企业的状况,因此在制定标准技术参数时,难以体现各指标之间的平衡,质量评等中存在指标瓶颈问题。

(6)一些质量指标技术参数仍不够严格,与后道产品的质量需求不够一致。如普梳棉本色纱,一等品百米重量变异系数要求不大于3.5%;实际上,该项指标高于2.0%,在布面外观上就可能出现明显的不匀现象。

因此,我国棉纱线质量考核标准在评价棉纱线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与企业生产实际及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满足所有纺纱企业和用户的实际需求。

好的,本期“刊侃而谈”到这里就要结束啦,感谢大家的聆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