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初步形成十几大城市群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人口吸纳强、密度高且为重点建设区域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山东半岛、中原、海西、辽中南、关中、哈长、海西、北部湾…十几大城市群; 而各城市群中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人口吸纳力强、人口密度高未来前景可高看一眼;且这三个城市群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及的重要建设的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镇化已进入成熟阶段 成渝、长江中游等楼市在提升三四线城市城镇率中仍有较大空间 从各城市群近5年城镇化率及增长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镇化率水平较高,分别达84.4%和68.5%;城市群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区域改善需求旺盛;而城市群完善的配套和产业结构调整向内涵式增长,也将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流入,带来更高的消费需求。 而增长速度最快的为成渝、长江中游和山东半岛,这些城市群距离成熟发展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在这些城市群提升三四线城市城镇化率中获得较大的市场空间。 海峡西岸、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优、宜居性更佳 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群 2015年中国欧盟商会发布《北京建议书》指出,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了北京的国际形象,阻碍了外国及中国本土专业人士宜居北京;39%被调查者认为空气污染是离开的北京重要原因,可见,空气质量对一些高端人才的去留有较大影响。 从全国各城市群PM2.5浓度上看,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两个城市群超过70 微克/立方米,处于轻度污染的区间,空气环境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而海峡西岸和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较佳,年均浓度低于35微克/立方米;城市群宜居性更佳,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群。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便利性高 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交通设施建设推进潜力大 从各城市群的高铁车次数量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铁(此包含动车、城际高铁)车次数是最多的,高达5714次,其次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而成渝城市群高铁网络建设相对滞后,高铁通过车次仅834次。 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2020年实现“八横八纵”的高铁网;其中京津冀、粤港澳、中原地区等为重点建设的区域,未来区域交通高铁网络设施建设推进将加快。 国内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已逼近30%的警戒线 当前,国内多个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已逼近或超过国际30%的警戒线,多个城市渐无地可用;热点城市土地的进一步稀缺将继续支撑城市房价稳健发展;而城市土地利用也将向旧改“要地”,旧城、旧村等改造的高成本,也继续逼迫房价水平维持较高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前景优于其他城市群 归纳说明: 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总量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内部发展不均衡,低等级城市数量过多;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不足,接受核心经济辐射能力有限;另外京津冀城市群中PM2.5浓度是所有城市群中最高的,环境污染严重已经城为制约京津冀发展的一大障碍。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三产比重较低;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高铁路网的加密,人口导入较快,未来潜力较大。山东半岛、成渝两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偏低,高铁网路不够完善,削弱了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未来市场可期。海峡西岸城市群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同时房价相对较高,购买力不足;但城市群内部土地供应紧缺,市场新货供应不足可为城 市市场带来一定的发展机会。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产业、交通各项指标均处较高水平;同时人口也持续的流入,整体潜力巨大;同时两城市群基础设备配套完善、城镇化率高,改善需求旺盛且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较佳,也将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流入。 ![]() |
|
来自: 开心就好j5oc1t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