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伏天”,如何计算三伏?一口气了解清楚三伏的来龙去脉

 休闲乐缘 2019-07-10
原创 科学兴农 2019-07-09 23:50:25

提要:“三伏天”不神秘!一口气了解清楚三伏天的来龙去脉

现在已经过完了小暑的节气了,马上就要进入“三伏天”了,对于三伏天老人们应该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就不见得有多么容易理解了。什么是三伏天呢?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呢?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伏天的小知识。

什么是“伏天”,如何计算三伏?一口气了解清楚三伏的来龙去脉

什么是“伏”?

《艺文类聚 岁时 伏》当中引用《历忌释》:“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伏”解释起来就要联系到我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在五行学说当中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中元素构成的,而我们的四季春、夏、秋、冬则分别对应无形当中的木、火、金、水四个五元素,其中木生火,火克金,也就是说夏季的火是克秋天的金的,这样秋天就不敢出来,需要“伏藏”起来,五行学家就把夏季和秋季这段时间称为“长夏”,长夏是属于土元素的,这样的话一年就有了五个季节,五个季节连起来就是相生的关系了。而长夏这段时间就是我们常说的“伏天”了。

什么是“伏天”,如何计算三伏?一口气了解清楚三伏的来龙去脉

伏天怎么计算?

伏天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需要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夏至日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了。那么有朋友也许会问了,为何要这样进行计算呢?这个其实还是需要联系上面的五行有关的内容的。按照五行的说法秋天属于“庚辛金”的,所以在计算伏日的时候需要选择从庚日算起来,再者长夏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而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是从夏至日之后的二十天到三十天的时候才开始的,这样的话伏日就需要从夏至日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来计算。我们知道天干总共有十个,所以说每隔十天就能够出现一个庚日。

什么是“伏天”,如何计算三伏?一口气了解清楚三伏的来龙去脉

​细心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我们的三伏天不一定就是三十天,有些年份可能会是四十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古人在计算三伏天的时候,头伏和末伏都是既定的日子,头伏是从夏至日的第三个庚日的第一天,而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而二伏天则是在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但是从夏至日到立秋的时间长度并不是固定的,如果立秋在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的话,二伏就有十天,如果立秋时间在之后的话,就会出现闰中伏,二伏就有二十天,所以我们的三伏天有时候是三十天有时候就会是四十天了。

最热的天气真的在三伏天当中吗?

古人们按照五行学说来计算的天气变化并不精确,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天气,最高气温的天气不一定就出现在三伏天当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三伏天确实是夏季非常炎热的一段时间,朋友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