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个八小时的所作所为,对人生的改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孤傲的大漠 2019-07-10

每天,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正是体现在第三个八小时上。

时间是最公平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天的时间更长一些,勤劳者的时间换来了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每天,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正是体现在第三个八小时上。

18岁那年,高二开学刚刚一个月,他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老师劝回家去“自习”。那天,他带着满满的屈辱感从60里外的县城徒步回家。

不是父母不供他读书,只是家里条件实在不好,新盖了三间土坯房的债也无力偿还。尽管一家人节衣缩食,但光景还是一天不如一天,有时穷到向人家借米借面……生活的一再节俭对经济条件的改进还是于事无补,这种情况下别人也不愿再借钱给他们。

那天,做父亲的第一次在儿子面前落泪了。也是那天,父亲带着儿子挨家借学费,和气的人婉言拒绝,粗鲁的人大声呵斥:“穷成这样了,还读什么书?”字字如箭,字字扎在心上。当晚,他痛心地做出决定:辍学去打工。

就这样,他揣着几本高中课本南下广州,开始了打工生涯,挑起了养家重担。在广州某处的工地上,一间狭小潮湿的屋子里住着七八个工友,每天不是打牌就是喝酒,他想学习,可环境根本不允许。

21岁那年,他经过亲戚介绍,来到清华大学食堂工作。

每天清晨,莘莘学子由北向南前往教学区,他却背道而驰,远离教室,钻进食堂。脚下同样的土地,脸上同样的青春,却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轨迹上行走。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与你们并肩同行!

他喜欢英语,上学时英语成绩就很好,于是决定就从这里入手。他把生活支出缩减到不能再低,省钱买来工具书,开始自学。没时间他就挤时间,15分钟的吃饭时间,他肯定在7分钟以内吃完,挤出8分钟背英语;累了困了,他就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事先倒一杯开水,一打盹就猛喝一口,烫得舌尖钻心疼,果然不再瞌睡了。他就这样一直坚持。

过年回家,他无意间提到自己的提神醒脑的方法,恰好被父亲听到。当晚,父亲也倒了一杯开水,猛喝一口,瞬间惨叫,舌头上起了一层燎泡。母亲不禁嗔他:“老了老了,还不会喝水了?”他眼圈红了:“儿子经常这样赶瞌睡,我就想知道孩子有多苦……”

苦心人,终归天不负。一次,美国大使馆专家来到清华大学讲解托福和留美问题,他也去会场了,想提问却又害怕,挨到最后一个提问机会时,他终于鼓起勇气,操着流利的英文问道:“先生,您好,我想去美国学习酒店管理,不知美国有没有这种专门的学校?”

大使馆专家有点蒙了——怎么清华学子想去美国学酒店管理?于是询问他在哪个系、学什么专业。他怕给清华丢丑,顾左右而言他,可美国人很执着,于是他豁了出去,大声回答:“I’m a cook(我是一个厨师)。”没想到,接下来的不是嘲笑声,而是现场千余名清华学子以及大使馆专家、校方领导的称赞声和掌声。食堂经理得知此事后,给予了他很多照顾,特意为他安排时间去旁听课程。有了好的学习环境,他的进步神速,先后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并在令无数学子叫苦的托福考试中,考出了630分的高分,高出标准线130分之多。他就是被清华学子们爱称为“馒头神”的张立勇。

此后,他接连拿到北京大学本科文凭和南昌大学研究生文凭。2008年奥运会期间,张立勇被北京市政府借调到奥组委,成了接待外国元首的贴身翻译。2009年,张立勇出任中国青少年责任与成长大讲堂组委会主席,并获得“中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第三个八小时的所作所为,对人生的改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十几岁,不要给自己的不思进取找借口。往往,正是因为你“没时间学习”,你才会越来越忙;也正是因为你“没钱学习”,你才变得越来越穷。事实上,就算命运多舛也无法阻止拿破仑、林肯、罗斯福这样的人物崛起,他们即使穷到买不起书的地步,依然可以通过借阅来满足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纵然是处于最卑微的境地,也不会打折理想,因为,他们始终都带着满满的自驱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