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状元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但是你看过状元的书法吗?为什么状元的书法写的如此之好呢? 古代状元众多,这里单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清代状元王仁堪。在清朝,福州出过两个状元;前一个是林鸿年,后一个就是王仁堪。他虽然官不过知府,寿不满五十,但他的品德、政声、文章、书法都名重一时。 王仁堪这个状元确是品学俱优,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他立朝直谏敢言,刚正不阿,出任地方官后,也能为人们做好事,被后世所称赞。王仁堪擅长写楷书,所写楷书笔画有力,笔画结构严谨工整,一丝不苟。 王仁堪的楷书在起笔和收笔交代清楚,在笔画的排列组合上,没有紊乱之感。运笔平稳有力,没有一丝柔弱之风,他的书法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所写书法在历代在状元中也是佼佼者。 那么王仁堪的书法为什么能写的如此之好呢,其实不论是王仁堪还是历代其他的状元,能写的一手好书法,不外乎三个原因。 首先就是当时的文化氛围决定的,众所周知,当时的文人要考取功名,书法很重要,一手好书法是文人的脸面。纵使学富五车,书法若是写的不好,也很难博取功名。 古代读书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书法练习也是其中一项。尤其清朝盛行的馆阁体,虽然馆阁体被后人所诟病,认为馆阁体过于严谨呆板,但是作为读书人却很适用。严谨工整是古代读书人学习书法的法门,所以读书人写的一手好书法也属正常。 其次就是毛笔字作为古代唯一的书写工具,从学习知识的那一刻起就拿起了毛笔,对毛笔的掌握比较熟悉。 久而久之,对笔力和笔法的掌控到达了一定的造诣,下笔自然很有风韵。 第三点就是,当时文人的审美造成的。文人雅士相互切磋交流多以书画呈现,这时候一手好书法就很重要了。因此很多文人都会在书法上下功夫,以写的一手好书法而自豪。 有很多人并不是以书法为业,但是书法造诣很深厚,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书法境界高的原因。 ![]() 有很多文人雅士也不是以书法为业,却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到了巅峰状态。比如王羲之,柳公权和颜真卿等等书法大家,在擅长的书体上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面貌,让后人钦佩不已。 ![]() 王仁堪生前所作诗文,在《王苏州遗书》可以找到,尤其是楷书《千字文》,被后人称为楷书范本。 |
|